应对语言偏见:开放人类语言的案例

正如计算机语言塑造我们的模型一样,我们对口语的选择也会影响研究和教学。学者们是否也需要一种开放的人类语言?
188 位读者喜欢这篇文章。
Doodles of the word open

Opensource.com

随着数字人文领域的学者们不断变革学术研究,他们越来越注意到他们正在使用的工具存在“黑箱”问题——更不用说他们由此创造的资源和人工制品了。正如 Tara Andrews 所描述的那样

……我们或隐或显地构建了我们研究对象的模型;所有这些模型都包含一定数量的领域知识,而我们所有的计算工具都基于该领域知识运行。这些事实……直接导致了……黑箱问题:我们能否真正知道特定软件工具的源代码中做出了哪些模型、假设和推论?如果可以,如何知道?如果不能,我们如何才能证明盲目使用它是合理的?

开源——即将数字工具和数据集的代码提供给任何人访问——是一种在教育组织中提高这项工作方法论透明度的流行方法。该领域更广泛的 开放获取运动 强调对人文学科研究中涉及的算法、数据和代码的专有性质持怀疑态度——并告诫研究人员所有权可能对研究过程本身产生的影响。

这种观点对我们思考人文学科研究中嵌入的偏见和假设的方式具有巨大的影响。如果我们对我们的人类语言进行与我们对计算语言相同的严格评估会怎样?我们可能会在其中发现哪些偏见?这些偏见可能会如何影响我们的学术研究?

这是否意味着开放教育组织和开放学术需要一种开放的语言?

应对语言偏见

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用于进行和报告研究的语言,会塑造研究的展开方式并影响其结论。许多关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边界和“适当方法”的争论,都因英语的使用而加剧(即使不是由英语驱动的)。例如,英语学术界区分“人文科学”和“科学”,划分了在德语和许多其他语言中属于同一标题下的学术领域(在德语中是“Wissenschaft”)。在英语世界,研究人员通常使用单一语言工作,而该语言建立的范式——其特定结构和词汇的影响——往往未受到挑战。

虽然在法律意义上,很少有语言像计算机代码那样是私有知识产权(世界语和克林贡语可能是私有化人类语言最著名的例子),但“专有”对于母语人口对语言行使的不那么明确(但同样强大)的“所有权”权利来说,仍然是一个有用的标签。它包括以下内容:为现有词语赋予新含义、采用非标准语义或修辞结构、从其他语言导入词语,以及在所有这些活动中,其结果被视为描述性语法中合法的发展路线,而不是语言习得的变形、错误或不足的隐含“权利”。对于创新和富有想象力的交流至关重要的一整套自由几乎完全分配给了母语人士。

这是否意味着开放教育组织和开放学术需要一种开放的语言?

虽然有一些方法(如“世界英语”范式)在肯定和赋予第二语言使用者权力方面做得更多,但在尝试保证学术研究(无论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还是技术科学)所需的共同意义框架和相对容易的再现性时,这些方法存在一些严格的限制。让学者(和学生)处于更平等的地位,并获得对在教学和研究中使用“专有语言”中固有的偏见的更批判性的视角,将需要一种不同的方法。

幸运的是,这并不是研究人员第一次在教育组织中解决语言“开放性”问题。圣马力诺国际科学院 (AIS) 成立于 1985 年,旨在创建一个学术框架,在最大程度上鼓励开放性、协作和透明度。例如,AIS 的论文和学位论文答辩必须公开宣布并向公众开放。特别是,AIS 的创始人试图加强语言的开放性。AIS 宪法的第一段指出,成员应“komunikadas inter si precipe per neŭtrala lingvo”[“主要通过中立语言相互交流”]——换句话说,一种不属于任何特定群体或国籍的语言,这样没有用户会在语言上享有特权,也没有任何群体会对语言规范的定义拥有特殊权利。

一种开放的语言

在可能的候选语言中,世界语——由路德维克·柴门霍夫于 1887 年创建,旨在作为一种中立的“国际”通用语言——被选为唯一一种已经发展出大量科学文献和适用于高等教育环境的术语的语言(在一个多世纪的使用中,它已被用于从 首次描述喷射气流的科学论文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诗歌 等各种领域)。

语言的创造者及其许多推广者所描述的“中立性”,我们或许可以更好地理解为“开放性”:世界语是唯一一种明确“许可”用于通用用途的广泛使用的语言。1905 年,柴门霍夫和当时主要世界语组织的代表颁布了布伦宣言,其中规定世界语“不是任何人的财产”,并且“这种语言的主要主人是全世界”,因此每个人都有权将其用于“任何可能的目的”,并且所有流利的使用者都被视为平等的世界语者,无论其背景、意识形态或任何组织的成员身份如何。该文件还规定,除了《世界语基础》[Fundaments of Esperanto] 中规定的十六条基本语法规则外,即使是柴门霍夫也不能制定任何更严格的限制,以便所有世界语者都可以“以他们认为最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

虽然现在大约有两千名世界语母语者,但 在建立语言规范方面,母语者没有特殊的角色。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每个掌握流利程度的使用者对使用规范的发展都具有同等的影响力。虽然 并非所有人都同意 世界语所谓的“中立性”,但像我们谈论代码一样谈论这种语言的“开放性”似乎是有成效的。

如果我们把跨两种不同语言表达学术论证的能力视为人文科学研究中“可再现性”的关键指标,会发生什么?

这种“开放性”与民族语言的“专有”地位形成鲜明对比,在民族语言中,母语人口的“所有权”控制着惯用规范的建立,如果不能精确掌握这些规范,就会对习得语言的使用者产生不利影响。即使是最先进的英语第二语言使用者,例如,在他们的研究被接受发表方面也遇到系统性障碍。但是,在另一个意义上——更具隐喻意义和更具影响力——世界语的使用促进了科学院学术研究的开放性,那就是拥有一个通用的第二语言媒介可用于研究和教学这一简单事实。在 AIS,每位学位候选人都必须用自己的母语世界语完成论文——AIS 的观察员发现,这一过程在提高学生的元语言意识以及揭示原本可能未受挑战的假设和偏见方面非常有效。

如果我们把跨两种不同语言表达学术论证的能力视为人文科学研究中“可再现性”的关键指标,会发生什么?至少,我们可以开始增加研究中提出的论点依赖于特定语言模型或文化视野的特性的信心。但是,世界语的使用还提供了另外两种值得考虑的开放形式

  • 语法的透明性。 世界语中每个词类都标有不同的结尾,并且可以通过更改该结尾将其转换为任何其他词类。同样,可以使用各种词缀来细致地记录及物性、动词时态和其他语法特征。语言设计的这一因素已被证明对语言教学有效,这就是所谓的帕德博恩方法,该方法将世界语作为以后语言学习的基础来教授,就像录音机被用作演奏乐器的通用入门一样。但是,回到我们与软件的类比,我们可以将世界语视为一种“冗长的输出”,它通过使表达它们的语法更可见来揭示表达式的逻辑。

  • 全球可访问性。 世界语的创建是为了国际交流,其全球使用者接近两百万。匈牙利和中国的大学教授世界语,古巴和梵蒂冈的国家媒体广播世界语,数千个地方俱乐部、小型出版社、年度会议和其他基础设施推广世界语。作为当前主要学术语言的补充,在教育组织和研究机构中更广泛地采用世界语将为超越和打破当前阻碍学术交流的语言障碍提供可能性。如果圣马力诺国际科学院的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甚至只是在欧洲范围内得到遵循,那么未来的开放获取生态系统可能会潜在地保证研究的访问,不仅没有经济上的访问限制,而且也没有语言上的限制。

即使仅在 AIS 的规模上,他们的实验也表明,标准的第二语言对开放教育具有重要的好处。它使跨国研究和协作更加平等,也许最重要的是,它迫使教育工作者批判性地反思一种如此基本的学术工具,以至于我们许多人几乎不认为它是一种工具。

随着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计算机语言有可能隐藏对我们研究完整性的威胁,我们必须转述塔拉·安德鲁斯的问题并问自己:我们能否真正知道特定语言的词汇和语法中做出了哪些模型、假设和推论?如果可以,如何知道?如果不能,我们如何才能证明盲目使用它是合理的? 世界语并不比任何其他语言更能免疫这些嵌入式的“模型、假设和推论”,但与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民族语言协同工作,它可以阐明隐藏在我们头骨内著名黑暗空间中的东西,并且它可能有助于我们破解在我们的教学和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黑箱。

User profile image.
Race MoChridhe 是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图书馆与信息科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目前担任美国神学图书馆协会的开放获取出版实习生。他的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跨语言学在改进图书馆和信息服务、学术交流和语言教学方面的应用。

3 条评论

是的!我同意。世界需要一种中立和开放的语言,而世界语很简单。它也很强大且不断发展;计算机术语收集网站:https://komputeko.net/index_en.php

世界语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但尚未被广泛接受。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也是英语已经赢得了广泛使用的语言桂冠,这要归功于互联网。

本文解决的问题是拥有和使用一种开放的语言(除了已经用于学术工作的“自然”语言之外),以消除学术交流中的文化或“黑箱”偏见和歧义。
原则上,这可以在开放语言不普及的情况下发生。

回复 ,作者 Greg P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本作品根据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获得许可。

下载开放组织定义

现在带有全彩插图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