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 1933 年,所以电脑并不是我从小就接触的东西。事实上,电视、原子能,甚至喷气式飞机也不是。在我最初的 70 年里,我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意愿去接触电脑。
我退休后住在一个山腰上的小镇,离最近的城市有 50 英里。在为一个集团企业做兼职工作的过程中,我被安排在一台电脑前,并被告知如何进行基本操作。死记硬背的学习:这样做,就会发生那样的事。别管为什么。那是在 2002 年。
我不禁对此产生了一点兴趣,当我得知我的一个邻居在遥远的城市经营一家电脑服务公司时,我问他是否愿意帮助我买一台自己的电脑,并教我如何使用它。他同意尽力帮我设置电脑并保持其良好运行,而且只收取他商业客户一半的费用。就这样,在 2003 年圣诞节前夕,我成为了一名电脑用户:一台漂亮的新康柏电脑,以及漂亮的新 Windows XP 系统。
我们偏远小镇唯一的互联网连接是拨号上网,下载速度最高只有惊人的 2KB/秒(没错,是千字节),但我计划主要用电脑写作,不想分心。尽管如此,几年后我发现自己在上网冲浪(以这种速度更像是划桨),我开始意识到我触手可及的是多么不可思议的资源。
在我发现的各种阅读材料中,有一种相对较新但发展迅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叫做 Linux。听起来很吸引人:由一名大学生发明,由志愿者开发,主要供专家使用,但也向业余爱好者开放;它似乎不仅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也颠覆了商业软件的概念本身。
我问我的邻居他对 Linux 了解多少。“我知道怎么拼写它,”他说。他的语气让我明白,我最好不要再追问下去;毕竟,那还是 史蒂夫·鲍尔默称 Linux 为癌症 的时代。我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的这台机器之所以能运行,完全是因为我的邻居每年都会对它进行一次更新/大修/清理,或者我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我立刻停止了这个话题。
但我一直在阅读有关 Linux 的信息,甚至买了一些书和杂志来了解更多。它看起来并不太吓人,我想我可能会在某一天尝试一下。“某一天”比我想象的来得更快:我的电脑在 2007 年 12 月清理后送回来时,附带了一张纸条,说我的邻居将在明年年底搬走。
哎呀!这对我来说就像是当头一棒。电脑需要清理时,我必须把它送到 50 英里外的陌生人那里!我怎么知道它需要清理?病毒怎么办?我怎么知道我是否感染了病毒?我只知道自己有多么无助。如果我的网络阅读没有教会我其他东西,它也让我确信 Windows 不是一个可以自己动手的东西!
但 Linux 是可以的。想到我必须学习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这有点让人害怕:不仅仅是如何使用它,还有如何安装它、如何维护它、如何在出现问题时修复它。微软的信息一直是“把所有这些都留给专家”。使用 Linux,我必须成为专家。
好吧,我不打算冒险在我的唯一一台电脑上尝试新系统,以免影响我获取互联网信息的途径。幸运的是,当时像我这样的 P4 处理器机器正在被更新型号的机器淘汰,所以到 2009 年 4 月,我找到了一台二手的,价格大约相当于我每年维护电脑的费用。这立刻告诉我一些事情。
几乎我所有的 Linux 书籍和杂志都附带了某个发行版的 CD 或 DVD,我开始在我的实验机器上一一安装它们。它仍然与互联网断开连接,不是因为我注重安全,而是因为在真正开始使用它们之前,我有很多关于它们的东西要学习。
我刚开始玩我的新玩具,危机就来临了:我发现我的 XP 系统在几周前感染了 Conficker 病毒:它再也无法联系诺顿杀毒网站或任何官方 Windows 网站。我的拨号连接可能太慢,对 Conficker 僵尸网络处理者没有任何吸引力,但值得摆脱它。我开了 50 英里的车到城市图书馆,下载了诺顿的 Conficker 清理光盘,清理了我的机器。我已经成为我自己的 Windows 管理员了!
如果没有我安装 Linux 的经验,我永远不敢这样做。而且,仅仅几个月后,DSL 就来到了我的小镇,网速也变得不错,我能够自己设置连接。很快我就开始对硬件也产生了兴趣,升级了我的机器的内存和显卡,并在 2012 年给自己买了一份 79 岁生日礼物,用零件组装了一台新的 8 核机器。
就这样,我摆脱了微软的束缚,从那时起我拥有的六台机器上移除了最后剩余的 Windows 操作系统。我送出了两台,一台擦除了硬盘,另一台为朋友安装了当时最新的 Ubuntu Lucid Lynx 系统。我仍然保留着我 12 年前的康柏电脑,它目前运行 MX-14 系统,优雅而自信。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在 Linux 上玩得很开心。与 2003 年相比,我学到了更多关于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硬件的知识,这超出了我之前的预期。Windows 会让用户被动地使用电脑,就像看电视一样,但我已经积极参与到我的电脑如何工作、它们做什么,以及最重要的是,我允许微软和其他互联网上的不良影响对它们做什么。
这确实让退休生活变得活跃起来!
本文是名为 我的 Linux 故事 系列文章的一部分。要参与并分享您的 Linux 故事,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open@opensource.com。
2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