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产力不应成为敏捷转型的主要衡量标准

通过要求团队评估他们与敏捷原则的对齐程度,我们释放了他们改进和成长的能力。
715 位读者喜欢这篇文章。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 on open source and "growing the pie"

Opensource.com

作为首席敏捷教练,我的重点是激励和鼓舞开发人员在我们的团队中采用并贯彻敏捷框架。最初,我失败了,因为我并不真正了解在开源生态系统中工作的团队的心态。我假设由于敏捷和开源价值观非常一致,因此采用敏捷框架的障碍会很低,我们的人民会如鱼得水般接受它。

一开始,这很容易。几乎没有阻力,除了一些过去有过非常糟糕的经历或认为敏捷不适合开源开发工作的人。由于大多数团队成员都同意,我们继续为我们的大多数团队采用了 Scrum。

在我们采用敏捷的三个月后,我们注意到一些团队表现良好,而另一些团队则在挣扎,因此我们认为现在是时候开始收集指标来客观地衡量绩效并找出导致成功或挣扎的问题了。我们积极与我们的两个团队合作,开始为用户故事分配故事点,以便我们可以确定每个团队的速度。它运作良好,并且通过与团队合作,我们能够找出障碍并开始解决它们。

短暂的成功

在我(没有持续多久的)热情中,我向我的所有团队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要求他们遵循相同的流程。我希望每个团队都开始为用户故事分配故事点,以便我们可以衡量他们的绩效并在冲刺结束时采取纠正措施。

随之而来的是来自一些最优秀和最聪明的人的如潮水般的电子邮件回复,内容是关于为什么这不是一个好主意以及为什么它会以糟糕的结局告终。本能地回应,我开始回复该主题,争论为什么这将对我们有所帮助并给出各种类比。我越是试图捍卫我的计划,我遇到的阻力就越大。

很快我就放弃了,因为通过强制流程赢得这场战斗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而且我意识到我会失去我最初获得的所有善意。我以为我会在团队变得舒适并在敏捷流程和技术方面变得成熟后稍后重新拾起它。

我的导师,资深的红帽员工,一直在后台观察事态发展。他们帮助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它。我们组织的领导者有兴趣从整体上找到采用敏捷框架的积极影响;这不仅仅是团队的绩效。他们想知道诸如

  • 我们的组织有多敏捷?
  • 我们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可视化进度?
  • 正在使用哪些指标来跟踪我们的敏捷转型?

不幸的是,大多数可用的工具和技术都在跟踪团队的生产力或流程的实施情况,而不是深入问题的核心。

我们没有依赖速度或对流程的遵守,而是通过评估团队的成长和能力(而不仅仅是生产力)来衡量团队的真正敏捷性。我们认为这可以通过反思他们的行为、行动和决策与核心敏捷原则的契合程度来完成。

我们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来跟踪我们的敏捷转型之旅。我们首先创建一个环境,在该环境中,在团队的敏捷旅程的背景下,积极鼓励以下四种行为

  • 实验: 让我们保持新鲜
  • 分享: 让我们从我们所知道的开始
  • 倾听: 让我们观察反思
  • 学习: 让我们发展想法理解

当团队被赋予实验和发展他们自己风格的敏捷的自由时,阻力就小得多,对持续改进的热情也高得多。由于团队积极分享,我们开始将想法和信息交叉传播到其他团队。团队现在已经成熟,并且每当出现意外情况时,自纠正就开始发生。

一种新方法:敏捷反思卡

我们开发了 敏捷反思卡 ,我们将 12 条敏捷原则 分成三个模板,每个模板包含四条原则。在每次迭代之后,团队都会反思他们与每条原则的对齐程度,并在 1 到 10 的范围内给自己评分。

由于 12 条敏捷原则是通用的和通用的,团队必须进行热烈的讨论,才能就每条原则对他们的团队的意义达成共识。然后,他们必须平均团队成员的评分,并将该数字绘制在列出敏捷原则的轴上。

Agile Reflection Deck

由于我们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团队,我们使用在线调查工具在视频会议期间捕获评分,然后将它们显示在敏捷反思卡上。一旦我们将四个评分映射到每个轴上,我们就连接这些点以形成一个四边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四边形的形状和大小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了团队的敏捷思维方式。

通过允许团队进行自我反思和分析他们与敏捷原则的契合程度,我们能够释放团队的潜力和能力,以便团队在每次迭代或检查点中都能改进和成长。我们真正授权团队绘制他们的旅程,并进行自我纠正,以规划他们的敏捷之路。

Ranjith Varakantam
我是红帽开发人员计划的成员,并领导敏捷转型担任首席敏捷教练。我们的目标是提供工具,使开发人员更容易在日常工作中取得成功,从计划到生产。

2 条评论

我希望这个故事包含更多关于我们如何知道反思卡有所帮助的细节。是否以其他方式衡量了绩效,以便将变化的四边形形状与客观进展相关联?

感谢您的关注,我将详细说明它如何提供帮助,然后再讨论问题的第二部分。通过采用这种理念,我们已经证明了对团队吸收敏捷转型并将其承担在肩上的能力的内在信任。这创造了一个更好的环境来进行公开对话,这在以前仅基于团队的速度时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我们从事的项目的性质非常复杂,而使用开源环境更增加了复杂性。因为我们依赖其他项目和社区来推进我们的工作,而我们对这些项目和社区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控制权。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一旦团队接受了敏捷思维方式,他们就更有能力生产高质量的工作产品。因此,对我们来说,我们意识到,如果产出与业务目标或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不符,那么仅衡量生产力就没什么价值。我们宁愿专注于构建团队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执行任务的能力,在这种环境中,优先级可能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变化。

例如,围绕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敏捷原则之一引发了一场充满活力和热情的讨论,以确定利益相关者。不用说,团队很快超越了产品经理、业务部门、组织,并考虑了社区和最终用户。您可以想象,当团队中的每位开发人员都能够扩展他们的想法以了解他们的工作如何融入全局时,他们生产的软件质量会更高,并且与整体愿景紧密结合。

在这些讨论结束时生成的成果物,帮助我们可视化团队已经确定的内容以及他们在几个月或几周内的进展,然后再重新审视敏捷原则。这就像我们在迈向真正敏捷的旅程中的足迹。为了衡量绩效,我们观察和检查的是每次迭代结束时的交付成果的质量以及它在市场和社区中产生的影响。

例如,当我们发布新版本的产品时,我们会看到它产生的反应和情感,无论是通过博客文章上的评论或问题、问题的报告还是下载次数。由于这些是不言而喻的,并且直接与业务驱动因素相关联,因此它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我们团队的状况。

回复 作者 匿名用户 Y. Mous (未验证)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本作品根据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获得许可。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