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主导的创新无法创造突破。真的吗?

还没有读者喜欢这个。
Can government agencies be innovative?

Opensource.com

本周早些时候,Fast Company 发表了一篇文章,作者是 Jens Martin Skibsted 和 Rasmus Bech Hansen(感谢 Gunnar Hellekson 向我推荐),对于那些在开源和开放式创新工作中取得成功的人们来说,这篇文章可能很有意思。

文章标题为 “用户主导的创新无法创造突破;问问 Apple 和 IKEA 就知道了”,以下是文章的开头:

公司应该引导用户,而不是反过来。

用户是上帝。这句话一遍又一遍地被重复,就像一句口头禅:公司必须以用户为中心。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它行不通。事实是:伟大的品牌引导用户,而不是反过来。

Jens 和 Rasmus 不是第一个布道这个道理的人,Henry Ford(至少在传说中)大约 100 年前 就尝试过了。而 Steve Jobs 也曾用 Henry Ford 的“更快的马”这句话来描述 Apple 关于市场调研的理念 多年。

为了证明他们的观点,Jens 和 Rasmus 以 Apple 和 IKEA 为案例研究,说明这些品牌通过听取用户的意见而做得非常好,并且他们在文章中记录了与每家公司内部人士的对话。

根据 Jens 和 Rasmus 的说法,Apple 不会浪费时间向用户征求意见。相反,Apple 专注于设计他们认为人们会喜欢的伟大产品(Steve Jobs 几乎在这里 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另一个例子 IKEA,则以“我们为人们指路”的潜规则为指导。

我相当喜欢这篇文章,并且认为它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我特别喜欢“三种类型的偶像”分类,并且非常同意愿景、价值观和文化的作用)。我当然也不赞成将市场调研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全能答案。

但我确实花费了大量时间为组织制定基于社区的策略,包括测试用户驱动的创新方法,并且我希望这些年来我已经学到了一些关于以社区为中心的品牌策略的知识。

所以我认为也许我可以对文章中提出的一些观点提出另一种看法。以下是我的观点:

1) 使用 Apple 和 IKEA 来概括创新突破是如何发生的,有点像说“因为巧克力味道好,所以所有食物都应该像巧克力一样味道”。

我同意 IKEA 和 Apple 都拥有出色的创新策略……对他们而言。但每个品牌都是不同的。对于每个以 Apple 或 IKEA 为模型的品牌,都有另一个品牌通过考虑用户想法的方法取得了成功。我碰巧花了 10 年的职业生涯为 这样一家公司 工作。

但即使在开源技术世界之外,也有很多其他例子。Stefan Lindegaard 的 15inno 开放式创新博客出色地突出了许多组织在用户和客户社区的帮助下追求创新的例子。IDEO 也围绕以人为本的方法建立了一个非常成功的业务。

2) 获取用户反馈 ≠ 采纳用户反馈。

Jens 和 Rasmus 跳到了一个我可能不会自己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听取用户的意见实际上是有害的,并且创新品牌并不关心他们的用户想要什么。他们提出了四个关键点:1) 用户洞察力无法预测未来的需求;2) 以用户为中心的过程会扼杀创造力;3) 用户关注使公司错失颠覆性创新;4) 用户主导的设计会导致平庸。

我同意这四件事可能是组织在接受用户输入时会陷入的陷阱(参见:焦点小组)。但是让用户参与到创作过程中并不意味着你必须盲目地接受反馈并像接受命令一样执行它。根据我的经验,大多数良好的用户驱动的努力都比这复杂得多。

3) Apple 和 IKEA 真的不关心他们的用户想要什么吗?真的吗?

如果 Apple 或 IKEA 同意创新品牌不关心他们的用户想要什么这种说法,我会感到非常惊讶。相反,我期望 Apple 和 IKEA 非常关心他们的用户想要什么——他们只是认为他们比用户更了解用户想要什么

这两家公司都擅长预测其用户群的需求。如果你真的擅长这种类型的预测,你就可以产生震撼性的、创造市场的创新。

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

观察 2011 年 Apple 和 Google 的竞争,我们目前正在见证两种伟大创新策略之间的经典战役,一种是开放的,一种是封闭的。两者都产生了惊人的成果(我之前写过关于这场战役的文章,这里这里)。

总的来说,我认为制造争议可能是这篇文章的意图,目的是让人们思考和讨论。所以做得很好。但我不确定只有一条通往创新突破的道路。

我错了吗?你怎么看?

 

 

 

标签
User profile image.
Chris Grams 是 Tidelift 的营销主管,《无广告品牌:在数字世界中打造成功品牌的秘诀》的作者。Twitter LinkedIn 邮箱:chris(at)tidelift.com

11 条评论

根据我在这个领域的经验,倾听是扩大创新规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有人相信 Apple(例如)一分钟都没有倾听,那么我很想了解他们对 iphone4 伟大的“握住它就停止工作”的灾难的快速反应。
使用社交技术意味着你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更好地扩展创新
1. 被动(收集在线对话作为变革的洞察力)
2. 主动(识别可扩展的影响者群体以进行共同创造。
我在这里详细介绍了这些:http://fasterfuture.blogspot.com/2011/02/scaling-passive-and-active-customer.html

对于公司来说,这些是无需动脑筋的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他们所处的适应性环境。

有时会出现一种产品,它会改变适应性环境。但这些情况很少见,并且中间充满了巨大的失败差距。对于大多数组织来说,在大多数时候,寻求通过人群复制创新比旨在改变环境要好得多。

很好的回应,Chris。我想进一步补充说,他们的论点与对创新进行的研究相悖,特别是 Eric von Hippel 和 Sonali Shah 的研究。他们指出(许多人也这样认为),创新通常来自外部,他们表明,在许多领域,用户产生的创新通常比公司产生的创新更持久。

我认为将 Apple 和 Ikea 视为仅仅通过不询问用户来产生重大创新的公司是很愚蠢的。最终,没有一条真正的定律可以引导创新。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只是一种有助于产生结果的方法。它们是否具有创新性取决于很多因素

不受约束的自我会蒙蔽我们,以至于我们认为我们是在真空中进行创新。

Apple 不听取意见,这就是他们成功的原因?这完全是胡说八道。我们知道这完全是胡说八道,但我们的自我肯定想相信它。因此,我们吸收它,并在下次用户提出有效观点时,可能会因为太厌恶风险而不喜欢我们的观点时使用它。如果我们想要真实且成功的结果,那就不明智了。

每次交易发生时,Apple 和 Ikea 都会倾听。称之为市场驱动或用户驱动,它都很响亮而清晰,他们的听觉比大多数人,尤其是最近,更能适应这种频率。

不要相信你在 Fast Company 上读到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成功空话可以卖出杂志,但并没有为当今诚实的创业者提供非常现实或健康的视角。

感谢大家的深思熟虑的评论!我仍然觉得最初的文章有点过分夸张,目的是为了引起反响,提出大胆的主张,以便人们可以多思考一下。

但今天早上我又想到了一件事。文章说 IKEA 不采用用户研究或用户洞察力,因为他们之前尝试过,但没有奏效。

但是,由于我已经等了两个星期才等到最后缺失的零件到货,以便我完成我的 IKEA 厨房,所以我实际上希望 IKEA 现在能考虑我的一些用户洞察力……根据我的个人经验,一点用户主导的创新可能会对他们有好处!

再次感谢您的参与!

这是所有公司都可以用同一把刷子来描绘的商业精神的一部分。初创公司必须听取用户的意见,否则就会过早死亡。这是因为他们所有的用户都是前沿用户,可能比公司知道的更多。当公司变得足够大以容纳非前沿用户时,它必须改变其政策。前沿用户变成了高级用户,但其大多数客户都是“我不在乎引擎盖下是什么,只要它能工作”的类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无法以你可以使用的方式告诉你他们想要什么,但高级用户可以。公司必须识别他们并倾听他们的意见。不这么认为?试试谷歌搜索“Apple Newton”和“Apple Lisa”。Apple 只是碰巧在 iPod 上取得了成功。而如今,它的大部分收入来自租赁音乐和应用程序,而不是电子产品。

这篇文章在几个方面具有误导性。通过询问用户他们想要什么颜色的午餐盒来创造一种全新的产品或行业显然是愚蠢的。而你关于 Apple 和 Ikea 不使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两个例子是错误的。Apple 在各个方面都使用 UCD。Macintosh 的想法本身就是 Jobs 通过观察得出的衍生想法。Apple 甚至在其著名的《用户界面指南》中记录了 UCD 流程。以 Ikea 为例几乎很可笑。Ikea 是最低公分母设计 (LCDD) 的典范。我从来没有听说有人指责 Ikea 是一家创新设计公司。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仅仅是了解和观察你的受众。《社交网络》这部电影中,扎克伯格角色不断使用 UCD 来开发“Facebook”。他了解了学生的行为,并提出了 Facebook 的想法。这就是 UCD 的全部。

并非所有设计都关乎颠覆和突破。如果真是那样,我们所处的混乱程度会比现在还要严重。一些设计是关于渐进式改进的。因此,关于“ULD 都是胡说八道”的宏大声明被夸大了。当然,我们都想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对于充满活力的经济而言,这很重要。但就像生活中的一切一样,都需要平衡。

为了效果而制造转移注意力的宏大文章用处有限。这篇文章中有重要的观点。

成为有远见的人
愿景需要强大且一致。大多数组织在愿景方面都失败了。这与 UCD 无关。这与决定你所处的行业和执行力有关。

创造一个偶像
创造偶像很棒,但很难预测。

用户洞察力无法预测未来的需求
当然,用户洞察力(意见)并不能直接预测未来。但这并不是 UCD 的重点。重点是通过身处真实世界并了解人们如何使用产品来创造你自己的洞察力。

以用户为中心的过程会扼杀创造力
我认为这被误解了。成为僵化流程的奴隶会扼杀创造力。享受和理解你试图通过你的产品或设计接触到的人可以提高创造力。

用户关注使公司错失颠覆性创新
这个说法太笼统了。汽车、计算机、社交网络、iPhone 等都是渐进式设计和观察人类与其工具互动的结果。

用户主导的设计会导致平庸
真正的“用户主导”设计可能会导致平庸。“以用户为中心”则不会。

结论
过度依赖流程和统计数据可能会让人感到压抑。设计应该是多学科的。了解你的用户是一件好事。UCD 的核心就是这样。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UCD) 与新产品设计创新中的用户研究不同。不幸的是,对于设计界来说,这篇文章在这方面不够清晰。

我也想对此发表评论。我参加了最近一次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辩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 Jeopardy 和 IBM 节目是同一周),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消费者购买最初的 iPod 或 iPhone 是因为用于创建功能的技术,还是因为 Apple 使用的非常具有颠覆性的设计方法?我最近读了 Adam Hartung 的一本书《创造市场颠覆》,他谈到你不能为了信息而拉拢你的客户,他们总是会说他们想要更好、更快、更便宜的东西,但如果你看看竞争格局,就去你的竞争对手不去的地方。他是 Apple 的忠实粉丝,他在福布斯上的最新博文 http://bit.ly/h27bfw 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会聘请 Steve Jobs 吗?”

很棒的、发人深省的文章,以及精彩的评论。曾在一家拥有标准化流程、最佳实践和基准的全球 FMCG 公司工作过,我相信作者们说得有道理。这种方法更有可能导致进化而不是阶跃式创新,这存在风险。虽然从商业角度来看,进化通常很有意义,但这家公司一直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重大、大胆的创新。

话虽如此,必须将背景考虑在内。可能存在某些类别,消费者不会接受颠覆性创新。例如,以当地饮食习惯为根基的烹饪食品。当然,这些食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但在基于习惯的文化根深蒂固的类别中尝试推出颠覆性创新可能会花费你数百万美元,但回报甚微。

我甚至怀疑 Steven Spielberg 在创作电影时是否没有明确的洞察力来使其成功。正如一些评论员所说,以消费者洞察力为主导的创新不是按字面意思遵循消费者的陈述(顺便说一句,这不是“洞察力”,这些是调查结果)。它是关于理解强大的潜在需求或动机。我希望 Steven Spielberg 对讲故事或传奇故事对他的目标受众所起的作用有着无与伦比的理解,这是基于他在这个行业多年的经验和洞察力。

营销部门经常遇到的另一点是,以洞察力为主导的创新需要重点。为了创造人们会喜欢的产品,你必须明确具体地说明谁会喜欢它们,因为很可能另一组人会感到失望。一个很好的例子:Marmite 在他们的电视广告活动中利用了这种两极分化的效果。只是营销人员似乎常常鼓不起勇气来创建一个清晰的概况。结果要么是一个巨大的妥协,要么是为每个人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这会稀释品牌形象。

除了讨论它是否明智/必要之外,Ikea 肯定会使用用户反馈。Ikea 只是发出一封邮件询问客户是否愿意参与一项研究。用英语翻译过来就是

“Ikea 一直在努力寻找更好、更智能的解决方案。

我们只有通过更深入地了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需求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你的帮助。我们希望更深入地了解抽屉的使用和购买方面的需求和愿望。(...)"

这里的重点是,不应假设声明适用于整个产品组合。Ikea 的 PS 系列可能更注重设计驱动,但上面的引文清楚地表明,他们正在征求用户对抽屉的反馈。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