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在 New Kind 的日常工作中,我花了很多时间处理与品牌相关的任务,特别是为那些对基于社群的方式来建立品牌感兴趣的组织。
当将社群建设的艺术与品牌建设的艺术结合起来时,很难不谈论建立“品牌社群”。这是一个方便的术语,品牌专家喜欢举出 哈雷戴维森 和 苹果 等例子,作为围绕品牌建立的蓬勃发展的社群的例子。
术语“品牌社群”甚至有自己的 维基百科页面(定义:“基于对产品或品牌的依恋而形成的社群”)。《哈佛商业评论》撰写了关于品牌社群的文章。盖伊·川崎 撰写了关于品牌社群的文章。
然而,我读过的几乎每一篇关于建立“品牌社群”的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它们都是由品牌人为品牌人撰写的。
结果呢?文章侧重于对品牌(及其背后的公司)有利的方面,而不是对社群有利的方面。学习如何建立品牌社群,以便您的公司取得成功,而不是为了社群取得成功。
典型的企业思维。
如果我们稍微转变一下思路,改变一下措辞会怎样?如果“社群品牌”成为当今流行的短语,而不是“品牌社群”呢?
有区别吗?我认为有。
如果“品牌社群”的定义是这样的
基于对产品或品牌的依恋而形成的社群。
我会将“社群品牌”定义为
为社群或多个社群服务而形成的品牌。
我只是在编造这些东西,但这种差异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我很高兴聪明的公司正在成功地围绕其产品建立品牌社群。能够做得好的公司可以赚很多钱,苹果和哈雷戴维森就是绝佳的例子。
但真正开明的品牌开始超越围绕自身建立品牌社群的思维。他们开始谦虚地思考,他们可以比今天更好地为哪些现有社群服务。
谁在这样思考?一个由 300 多家公司组成的群体,名为 共益企业 (B Corporations),是先行者(我的公司与一家名为 The Redwoods Group 的优秀公司合作,该公司总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
这些公司服务的不仅仅是底线,他们还服务于多个社群——小到他们自己的员工社群,大到全球共同利益。
他们对许多超出以他们为中心的社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太棒了。
总结我的感受,围绕您的产品建立品牌社群并没有错。事实上,拥有活跃的品牌社群通常是品牌健康的良好标志。
我的问题是
这足够了吗?我们是否应该渴望将更多的品牌转变为社群品牌——为自身社群以外的社群做出积极贡献的品牌?
我很想听听您的想法。
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