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项目管理综合指南

敏捷项目管理的 12 项指导原则可以帮助您的团队更快地协同工作。
239 位读者喜欢这篇文章。
A diagram of a branching process

Opensource.com

敏捷项目管理专注于持续改进,颠覆了开发产品和服务的传统线性方式。越来越多的组织正在采用敏捷项目管理,因为它利用一系列较短的开发周期来交付功能并持续改进。这种管理风格允许快速开发、持续集成 (CI) 和持续交付 (CD)。

敏捷项目管理允许跨职能团队处理项目的各个部分,解决问题并在更短的阶段推进项目进展。这使他们能够更快地迭代并交付更频繁的更新。

敏捷方法论在增量基础上提供更高水平的质量改进,而不是等待分发完成的项目。敏捷项目管理确实有效。例如,普华永道报告显示,敏捷项目的成功率比传统项目方法论高出 28%

采用敏捷方法论

当敏捷方法论被引入时,它遇到了怀疑和抵制。随着当今快速的创新步伐,它已成为一种被接受的标准。项目管理协会的年度《职业脉搏》调查发现,71% 的组织报告称正在项目管理中使用敏捷方法,无论是完全敏捷项目还是混合模式。

米其林的 Phillippe Husser 在《职业脉搏》报告中表示:“我们再也无法承受项目需要两到五年才能交付的情况了。“在这段时间里,初始需求已经改变了。”

12 项敏捷原则

虽然敏捷项目管理与传统项目管理非常不同,但进行切换并不令人生畏。敏捷项目管理依赖于 12 项指导原则,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您的团队更快地协同工作。

1. 客户至上

使用敏捷管理的团队的首要原则之一是“最高优先级是通过早期和持续交付来满足客户”。这意味着最重要的是,团队致力于为客户解决问题,而不是构建炫酷但难以使用的功能和工具。这种策略鼓励所有产品决策都从客户的角度进行数据驱动。这可能意味着许多团队成员定期与最终用户互动(包括访谈)或访问显示使用情况的数据。

敏捷方法论大大缩短了从项目启动到客户反馈的时间。随着客户的需求或他们与产品互动的方式发生变化,团队可以灵活地响应这些需求,以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技术。此过程创建了一个用于持续改进的反馈循环。

2.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虽然更改需求似乎很激进,但敏捷方法论允许更改需求,即使在开发后期也是如此。

这条原则与第一个原则密切相关。如果团队的最终目标是最好地服务最终用户,则团队必须灵活且能够根据客户的行为和需求进行更改。灵活性还允许组织利用新兴技术或新趋势并获得竞争优势。

3. 更快地交付

敏捷鼓励在确定需求或改进运营时进行定期更新,而不是年度或半年度产品更新和补丁。等待进行重大发布可能会使技术臃肿并产生无法预见的问题,无论经过多少测试。

敏捷鼓励团队在短时间内频繁交付可用的软件。较小、更频繁的发布允许对技术进行定期更新,而不会带来巨大风险。如果发布的内容出现问题,则需要稍微撤回。敏捷方法论还鼓励自动化以帮助持续推送更新。

4. 构建跨职能团队

敏捷方法论认为,最周全、可用和可销售的技术需要跨职能团队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DevOps(开发和运维)和 DevSecOps(开发、安全和运维)团队协同工作而不是线性进展。这允许业务团队、开发人员、质量保证以及其他必要的团队从始至终共同合作。

这种视角转变意味着所有团队都息息相关,并且使错误或低质量技术更难推给下一个团队。与其找借口,不如大家为了相同的目标一起努力。

为了使跨职能团队发挥作用,需要高层参与。三分之一的项目由于缺乏高层管理人员的参与而失败

5. 鼓励独立工作

敏捷管理的另一个原则是,个人可以在从事项目的同时拓展工作并学习新技能。由于团队是跨职能的,个人会接触到不同的能力、角色和风格。这种接触培养了更全面的员工,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

敏捷团队通常是自我管理的。这需要拥有专注目标的合适团队。

敏捷允许管理者(根据《敏捷宣言》)“围绕积极性高的个人构建项目。为他们提供所需的环境和支持,并信任他们能够完成工作。”

6. 面对面会议

虽然在远程工作者越来越多的时代,这一原则似乎很奇怪,但敏捷管理确实鼓励面对面会议。这是因为许多管理者认为,传递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面对面交流。

对于非远程团队,这可能意味着让不同的团队成员坐在一起,甚至为不同的团队创建作战室,以便更有效地沟通。同地办公意味着更快的互动。与其等待回复电子邮件或电话,不如互相交谈。

对于远程团队仍然可以实现此目标。通过使用 Slack 或 Zoom 等工具,您可以模拟面对面会议并快速找到正确的答案。

7. 上线

组织可能有多种方法可以记录计划并衡量目标完成情况。但是,衡量团队在敏捷中成功的最佳方法是通过可用的软件。敏捷团队不会看未来的预测来了解他们的表现如何。相反,可运行的代码是衡量进度的主要标准。

计划和文档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能够完成工作的软件,其他一切都无关紧要。

8. 可持续开发

虽然敏捷开发鼓励快速发布,但团队制作可持续且可扩展的代码仍然至关重要。由于首要原则是服务客户,因此团队必须考虑创建可以长期使用的技术和工具。

团队的管理方式也应支持个人。短时间内可能需要长时间工作,但保持整体工作与生活平衡对于避免倦怠至关重要。

9. 技术卓越

敏捷方法论还认为,团队的每位成员都有责任持续关注技术卓越。即使是那些没有技术能力的人也应该对工作进行质量保证,并确保以简单且易于访问的方式构建。花哨的功能可能很好,但敏捷方法论认为良好的设计可以增强敏捷性。

此外,代码应随着每次迭代而改进。每个人都有责任在整个过程中提供清晰的代码或说明,而不仅仅是在最后。

10. 简化

敏捷团队认为简单至关重要。敏捷圈子里有一句话:“最大限度地减少未完成的工作量。” 尽可能消除和自动化一切,并构建对最终用户来说简单明了的工具。

11. 让团队自组织

《敏捷宣言》说:“最佳架构、需求和设计源于自组织团队。” 虽然管理层需要监督,但最好的敏捷团队会自己弄清楚需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完成。

12. 花时间反思

定期地,最好的团队会反思如何变得更有效率,然后做出相应的调整。

敏捷团队会内省并评估他们的效率。当他们发现更好的方法时,他们就会进化。

敏捷随着自动化而发展

敏捷管理对团队和最终用户有很多好处。虽然基本原则(如敏捷的本质)已经确立,但策略总是在不断发展。敏捷项目管理现在正在通过利用不同类型的自动化而发展。

例如,IT 团队正在利用 IT 流程自动化来管理重复性任务,这些任务过去需要大量人力资源。这使团队能够更高效地工作,并专注于更大的图景,而不是监控、管理和维护软件、硬件、基础设施和云服务。

可以通过您的流程自动化规则有效处理的任务越多,您就能够越快地迭代、测试和改进。

入门

总的来说,敏捷项目管理有很多好处。它为团队提供了一种更快的方式来交付更好的产品,并且错误更少。它可以鼓励多元化的团队一起工作并互相学习。它可以促进更好的团队沟通,无论是面对面还是远程。并且它可以最终为最终用户创造更好的体验。

然而,敏捷也有一些缺点。如果团队仍在探索要构建什么技术或解决方案,或者没有牢牢掌握目标客户,那么敏捷可能不是最佳方法论。对于非常小的团队来说,敏捷也可能有太多要求,而对于非常大的团队来说,可能又过于灵活。

始终完成尽职调查,以确定哪种管理风格最适合您的团队,并考虑将敏捷与其他方法论相结合,为您创建最佳结构。

接下来阅读什么
Matt Shealy - ChamberofCommerce.com President
Matt Shealy 是 ChamberofCommerce.com 总裁。Chamber 专门帮助小型企业在网络上发展业务,同时促进本地企业与全球 7,000 多个商会之间的联系。Matt 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营销人员和技术专家,曾与 SAP 和 Campaign Monitor 等技术巨头合作。

3 条评论

文章不错,但你根本没有提到项目管理。在敏捷中如何管理范围、进度和预算?

A = 你无法管理,你只能尝试将传统的项目管理技术与敏捷方法硬碰硬,直到其中一方……或者你的团队……崩溃。

敏捷方法论并没有脱离项目管理。相反,它们协同工作,在短迭代中持续改进,而不是在一个大型项目中失去灵活性。范围、预算和进度都存在于迭代中,并且基于学习,您的团队可以在需要时快速调整方向。正是这种迭代性质使敏捷项目管理对各行各业的组织和团队如此有吸引力。

回复 ,评论者:Nick (未验证)

你好 Matt,我们可以将这篇文章转载到我们在 humentum.org 上的博客吗?面向全球发展非政府组织的项目管理是我们的重点之一,而这是一篇很棒的总结。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本作品根据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获得许可。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