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团队如何评估威胁与机遇

SWOT 分析对于您的开放团队来说非常有用。此练习使开发人员更容易理解。
348 位读者喜欢这篇文章。
User experience vs. design

Opensource.com

您可能熟悉“SWOT”决策工具。这是一种方法论,旨在帮助团队清晰地概述一系列条件,比较选项,并根据一个想法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SWOT”)做出透明的决策。SWOT 是我战略规划工具包中的一个高效工具。

然而,我发现直接进行 SWOT 分析可能会导致一些困惑。虽然团队成员可能很容易识别“优势”和“劣势”(这些是相当直接的概念,大多数团队可能已经在考虑),但我发现人们往往难以理解“机遇”。什么是“机遇”?在会议中,人们可能会将“机遇”等同于商业机会,但这并不是 SWOT 练习的重点。或者他们会卡在“威胁”上。“威胁”这个词在数字技术工作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尤其是在安全领域工作时:“威胁”通常意味着“黑客”。相反,您真正希望参与者识别的是未来的麻烦点。

根据我的经验,不直接讨论 SWOT,而是从不同的方向入手会更容易。您可能熟悉“优点/缺点”(Plus/Delta)练习。在会议结束或活动结束后,您可能会讨论进展顺利的事情(优点)以及下次需要更改的事情(缺点)。我发现将这种语言与传统的 SWOT 项目规划方法相结合,可以带来更灵活和有效的结果。

本练习解释了如何进行此操作。它包括两个“阶段”的工作。第一阶段主要包括准备工作;第二阶段是执行。

引导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

步骤 1. 绘制一个标准的“优点/缺点”图表(见图 1)。

SWOT plus delta

图 1(由 Jim Hall 提供,CC BY-SA)

步骤 2. 将“优点/缺点”分为两个时间范围:“现在”和“未来”。如果需要,您可以指定或定义这些时间范围。例如,您可以将“现在”定义为未来三个月内的任何时间,将“未来”定义为一年或更长时间之后。根据您的目标,使用任何有意义的时间范围(见图 2)。

图 2(由 Jim Hall 提供,CC BY-SA)

这是一个非常容易理解的网格。大多数人都可以谈论现在进展顺利的事情(现在-优点)以及我们应该在下个季度更改的事情(现在-缺点)。团队成员可以设想一年后团队的优势(未来-优点)以及我们应该在明年内更改哪些事情,以便它们不会成为未来的障碍(未来-缺点)。

当您仔细思考时,这实际上就是 SWOT 的目的

  • 优势 (现在-优点)
  • 劣势 (现在-缺点)
  • 机遇 (未来-优点)
  • 威胁 (未来-缺点)

图 3(由 Jim Hall 提供,CC BY-SA)

第二阶段:执行

步骤 1. 在您的下次团队会议上,使用这种修改后的 SWOT 分析来构建讨论。您希望人们关注哪个决策?您是在审查新技术吗?您是否在讨论基础设施的可能变更?您是否在做出其他决策?

步骤 2. 在构建讨论之后,要求房间里的每个人花一些时间认真思考问题,并在纸上记下任何想法。现在哪些方面进展顺利(现在-优点)?现在应该改变哪些方面(现在-缺点)?您期望明年哪些方面将继续成为我们的优势(未来-优点)?为了避免遇到问题,我们需要在明年改变哪些方面(未来-缺点)?

步骤 3. 为了帮助讨论,将房间分成小组,每组约五人。让每个小组作为一个整体讨论 SWOT 的每个象限。给他们十五分钟的时间来突出显示、审查并就他们小组的前三项优势、劣势、机遇和优势达成一致。

反思

在房间讨论了决策的各个方面之后,将所有人召集在一起进行讨论。在房间里轮流发言,并要求每个小组从每个象限中识别一项内容:现在哪些方面进展顺利(现在-优点)?现在应该改变哪些方面(现在-缺点)?您期望明年哪些方面将继续成为我们的优势(未来-优点)?为了避免遇到问题,我们需要在明年改变哪些方面(未来-缺点)?

例如,从“现在-优点”开始,然后询问“第 1 组:告诉我一项现在进展顺利的内容;第 2 组:还有什么今天进展顺利的内容?” 等等。在白板上绘制“优点/缺点”、“现在/未来”网格,并将每个想法记录在这个网格中,以便每个人都能跟上讨论。计划小组讨论的时间大约是您给小组个人时间的两倍。因此,如果您让人们分组讨论十五分钟,我发现最后的白板讨论大约需要三十分钟。

本文是开放组织工作手册项目的一部分。

photo of Jim Hall
Jim Hall 是一位开源软件倡导者和开发人员,以 GNOME 的可用性测试以及作为 FreeDOS 的创始人和项目协调员而闻名。

评论已关闭。

Creative Commons 许可协议本作品根据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获得许可。

下载开放组织工作手册

了解如何在您的组织中创建创新文化

© 2025 open-source.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