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商业领袖来说,“开源”听起来常常过于利他主义——而利他主义在平均资产负债表上是稀缺的。但是,使用和贡献开源在商业上是明智的,特别是作为提高创新的一种方式。
今天的公司都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动态的市场。昨天的轰动事件很容易变成今天的警示故事。从战略上讲,应对这种颠覆的唯一可行方法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不断努力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但是交付创新是困难的;关键是在组织壁垒之外拥抱开放和协作的创新——开放式创新。
开源社区的价值观和实践产生了开放式创新,而参与开源是交付创新的一种实用且务实的方式。为了避免过于真实的流行语困境,我们可以考虑“创新”的两个定义
- 创造价值(满足客户需求)以销售获利;或
- 减少公司为服务支付的费用。
创新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这就是为什么它可能很棘手。结果很重要:采用一种新的做事方式。它本质上是实用的,而不是仅仅在象牙塔中发明新想法。
我在这里提出的是一个关于我们今天如何创造价值的故事——一个叙述。我相信我们一直回避这个叙述,结果,我们的社区没有以一种可以被许多商业领袖接受的方式积极沟通贡献的价值。使用开源的原因已被充分理解;然而,贡献的利己价值一直是叙述中缺失的一部分。
我相信,通过开源为公共和私人产品进行开放式创新,为组织蓬勃发展所需的速度和创造力提供了重大机遇。
让我解释一下。
创造私人产品
让我们以创造价值来销售获利为例。
社会允许知识产品作为财产(IPR)发挥作用,主要是为了让创造者能够抵消他们为创造这些产品所做的投资成本。作为回报,我们都从知识的增加和对这些创造物的访问中获益。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一家公司聘请专家来改进牙膏。它为改进的配方申请专利,以创造独家产品并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这些被称为“私人产品”。这是一种通过稀缺性和限制起作用的模式,无论是通过知识产权还是技术措施。
但是,如果您的组织内部没有所有优秀的“牙膏专家”怎么办?
那么,开放式创新的本质在于,它试图找到将最好的牙膏专家联系起来的方法,以获得最好的牙膏(或您需要的任何形式的专家!)。在价值创造方面,它着眼于组织边界之外。它继续使用私人产品“稀缺模式”,但承认价值捕获可以通过生产创新本身以外的方式发生——例如剥离创新或许可它。
开源对于价值创造非常棒,因为它利用了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力、精力和洞察力。公司内部和外部的专家都可以轻松协作,并且摩擦水平最低。开源思维允许最终用户参与到过程中,最近的研究表明,这正是许多创新的来源。这种释放的无摩擦创造力水平再怎么高估也不为过。
如果您试图创造利润,这里有一个挑战:同样的透明度和协作将根据定义限制价值捕获。由于知识产品由每个人共享(在开源许可下),因此没有任何一方可以通过限制对产品的访问来捕获价值。使用我们上面的例子,开源发布了改进的牙膏配方,现在所有制造商都拥有相同的信息。这就是为什么开源公司必须更加努力地帮助他们的客户,因为他们不能依赖稀缺性来获得利润——这对这些客户来说是有益的!
最终,如果您是一家追求利润的公司,问题是:价值创造的战略收益是否值得在价值捕获期间进行权衡?
创造共享产品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降低组织为事物支付的价格。
组织购买服务(例如,外包职能)是因为创造产品的成本高于购买产品的成本。作为这种交易的一部分,企业接受他们支付的成本加上一些额外费用(利润率)。但是,如果这些企业可以与他人合作,创造更便宜、更好的公共产品,而不是支付利润率(以及与外部依赖相关的风险),那会怎么样呢?
让我们想象一下,今天有十个组织每年为他们的 SaaS CRM 软件支付 10 万美元。如果他们可以合作创建一个等效的系统,例如 9 万美元,那么每个组织将节省 10%。但是,这里的关键是,实现这种节省需要所有十个参与者。此外,由于创新是开放的,并且与用户共同创造,最终解决方案将更精确地满足他们的行业需求。
通过以开源方式协作,组织可以分担价值创造的风险和投资。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创建一个基金会,专注于共同感兴趣的领域。由于结果是共享的价值创造,因此无需私人价值捕获。
我们过去常常将开源视为没有任何规则或系统的自由放任。但是,有组织的结构(例如基金会)很重要,因为投资的关键在于,组织的个体成本必须低于购买满足相同需求的私人产品的成本。
从根本上说,创造共享产品在战略和经济上都是有意义的。
创新文化
在创新环境中做出贡献也有助于创建一个创新型组织。并非所有创新都是爆炸性的革命性创新;虽然令人向往,但它既困难又冒险。诸如“边际收益聚合”之类的实践教会我们重视渐进式创新。最重要的是,创新应该是一种持续的实践,贯穿组织的每个方面。我们需要创建创新型组织,将创造性价值观和实践融入其 DNA 中。这对当今大多数公司来说都是一个重大挑战。
参与开源协作可以帮助孵化创造性价值观和实践。参与开源的员工会接触到交付创新的实际方面。当然,开源项目需要积极的维护和关怀,但围绕透明度、减少层级和开放式沟通的实践鼓励了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领导者可以将这些经验应用到内部——以创建更具创新性的组织文化。
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