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商业领袖来说,“开源”听起来常常过于利他主义——而在平均资产负债表上,利他主义是稀缺的。但是,使用和贡献开源在商业上是明智的,特别是作为一种增加创新方式而言。
如今,所有公司都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动态的市场。昨天的巨大成功很容易变成今天的警示故事。从战略上讲,应对这种颠覆的唯一可行方法是通过持续和不断的创新,不断努力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但是,实现创新是困难的;关键是要拥抱跨越组织壁垒的开放和协作式创新——开放式创新。
开源社区的价值观和实践产生开放式创新,而参与开源是实现创新的一种实用且务实的方式。为了避免过于真实的流行语游戏风险,我们可以考虑“创新”的两个定义:
- 创造价值(满足客户需求)以出售获利;或
- 减少公司为服务支付的费用。
创新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这就是为什么它可能难以捉摸。结果很重要:采用新的做事方式。它本质上是实用的,而不是在象牙塔中仅仅发明新想法。
我在这里提出的是一个故事——一个叙述——关于我们今天如何创造价值。我相信我们一直避免这种叙述,因此,我们的社区没有以一种许多商业领袖可以理解的方式积极沟通贡献的价值。使用开源的原因已被充分理解;然而,贡献的自私价值一直是叙述中缺失的一部分。
我相信,通过开源为公共和私人产品进行开放式创新,为加速组织蓬勃发展所需的活力和创造力提供了重要的机会。
让我解释一下。
创造私人产品
让我们以创造价值以出售获利为例。
社会允许知识产品作为财产(IPR)发挥作用,主要是为了让创造者可以抵消他们在创造这些产品时所做的投资成本。作为回报,我们都从知识的增加和对这些创造的访问中获益。
简单的例子是一家公司聘请专家来改进牙膏。它为改进的配方申请专利,以创造独家产品并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这些被称为“私人产品”。这是一种通过稀缺性和限制来运作的模式,无论是通过知识产权还是技术措施。
但是,如果您的组织内部没有所有优秀的“牙膏专家”怎么办?
那么,开放式创新的本质是,它试图找到将最好的牙膏专家联系起来的方法,以获得最好的牙膏(或您需要的任何形式的专家!)。在价值创造方面,它着眼于组织边界之外。它继续使用私人产品的“稀缺性模型”,但承认价值捕获可以通过除自己生产创新之外的其他方式发生——例如剥离创新或许可创新。
开源对于价值创造非常棒,因为它利用了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力、精力和洞察力。公司内部和外部的专家都可以轻松协作,并且摩擦力最小。开源思维允许最终用户参与该过程,最近的研究表明,这是许多创新的来源。很难高估这释放出的无摩擦创造力的水平。
如果您试图创造利润,这里有一个挑战:同样的透明度和协作从定义上会限制价值捕获。由于知识产品由所有人共享(在开源许可下),因此任何一方都无法通过限制对产品的访问来捕获价值。以上面的例子为例,开源发布了改进的牙膏配方,因此现在所有制造商都拥有相同的信息。这就是为什么开源公司必须更加努力地帮助他们的客户,因为他们不能依赖稀缺性来获取利润——这对那些客户来说是一个好处!
最终,如果您是一家追求利润的公司,问题是:价值创造的战略利益是否值得在价值捕获期间进行权衡?
创造共享产品
现在让我们考虑减少组织为事物支付的价格。
组织购买服务(例如,外包职能),因为创造产品的成本高于购买产品的成本。作为这种交易的一部分,企业接受他们支付的成本加上一些额外的费用(利润率)。但是,与其支付利润率(以及外部依赖性的相关风险),如果这些企业可以与他人合作创建更便宜和更好的公共产品呢?
让我们想象一下,今天有十个组织每年为他们的 SaaS CRM 软件支付 10 万美元。如果他们可以合作创建一个同等效的系统,比如 9 万美元,那么每个组织将节省 10%。但是,这里的关键是,实现这种节省需要所有十个参与者。此外,由于创新是开放的,并与用户共同创造,最终的解决方案将更精确地满足他们的行业需求。
通过以开源方式协作,组织可以分担价值创造的风险和投资。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创建一个基金会,专注于共同感兴趣的领域。由于结果是共同创造价值,因此不需要私人价值捕获。
我们过去常常将开源视为没有任何规则或系统的自由放任。但是,有组织的结构(例如基金会)很重要,因为投资的关键在于组织的个人成本必须低于购买满足相同需求的私人产品的成本。
从根本上说,创造共享产品在战略上和经济上都是有意义的。
创新文化
在创新环境中做出贡献也有助于创建创新型组织。并非所有创新都是爆炸性的革命性创新;尽管令人向往,但它既困难又风险高。诸如“边际收益聚合”之类的实践教会我们重视渐进式创新。最重要的是,创新应该是一种持续的实践,贯穿组织的各个方面。我们需要创建创新型组织,将创造性价值观和实践融入其 DNA 中。这对当今大多数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开源中协作可以通过孵化创造性价值观和实践来提供帮助。参与开源的员工会接触到实现创新的实际方面。当然,开源项目需要积极的维护和关怀,但是围绕透明度、减少层级和开放式沟通的实践可以鼓励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领导者随后可以将这些经验应用到内部——以创建更具创新性的组织文化。
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