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涉及到传染病时,通常不鼓励共享。但最近,制药巨头 葛兰素史克 (GSK) 公开了 13,500 种化合物的设计,该公司从超过 200 万种化合物中筛选出这些化合物,它们可能能够对抗疟疾。
确定哪些化合物可以产生疟疾药物的过程既耗时又复杂,但葛兰素史克希望激励其他研究人员汇集他们的知识产权并共同努力,开发新的和更好的药物,以对抗在世界最贫困国家肆虐的疾病。
事实证明,开放式创新并非葛兰素史克独有。去年 6 月,赛诺菲-安万特首席执行官 宣布了他的合作计划,与较小的公司合作,以改进研发部门的想法。此后不久,辉瑞 推出了自己的在线社区,以提高患者和医生对临床试验的认识,从而加快新药上市速度。
但是,制药行业内部的开放式创新仍然存在更大的潜力。在 2009 年出版的《专家评论临床药理学》期刊中,医学博士 FCP Thomas Senderovitz 发表了一篇题为“开放式创新如何通过新的研发机会重振制药行业。”的论文。他在文中认为,“医疗保健解决方案最好通过来自不同行业的众多公司共享其专业知识和知识产权的合作来创新、开发,甚至可能进行营销。”
制药行业似乎至少在理智上理解了这一点。我们看到强生等大公司 赞扬开放式创新 是摆脱经济危机的出路。
但问题仍然存在:该行业是否会完全转变其商业模式,将开放性和协作作为成功的关键要素?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