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与设计思维协作和开源社区协作相关的特性时,有很多相似之处:开放交流、广泛参与、快速原型设计。
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对比:在产生和选择想法时你倾向于看到的心态。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当你在各自流程的恰当时机应用这两种心态的最佳要素时,结果可能会非常惊人。
我将从设计思维开始。
设计思维的头脑风暴阶段可能是该过程最容易识别的部分。这些头脑风暴会议旨在开放。产生许多想法,想法建立在想法之上——没有坏主意。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建立基本规则。斯坦福大学 d.school 发布了他们的列表,我们在 Red Hat 的规则有很多相似之处。与其批评别人的想法,不如在其基础上构建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不允许唱反调的人。在这种环境中,好的合作者是那些产生并鼓励他人提出最多想法的人。
这些规则有几个很好的理由。首先,过早批评一个想法可能会扼杀这个想法最脆弱的状态。它不给其他人机会将其发扬光大并加以改进。其次,即使是最疯狂的——有时是最糟糕的——想法也可能激发别人的好主意。这种情况经常发生。通常最坏的想法和最好的想法比看起来更接近。
第三,创造一个开放、积极的环境至关重要,这样人们才愿意分享他们的想法并进行探索。你必须相信最好的想法总是处于发现的边缘。
社区协作同样是开放的,但可能不那么具有培育性。
当一个解决方案能够经受住审查时,它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换句话说,那些没有扼杀你想法的东西会使它更强大。
在这里,好的合作者通常是那些发现最多错误的人。因此,我们不是寻找积极方面来构建,而是寻找漏洞。这是一件好事。正如经典的开源格言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最好在 beta 版中找到它们。
但这并不容易。事实上,有时感觉就像一场中学躲避球比赛,你把自己靠在墙上,邀请你的同学尽力投掷。
这种环境以这种方式运作也有充分的理由。如果一个解决方案要失败,它需要尽早失败,以便它可以向前失败。在现实世界中,严酷的测试环境不会变得更容易。
其次,在开源中,代码是共享的,因此总是有改进的可能性,甚至期望。解决方案总是可以变得更好。如果你幸运的话,你会发现很多人告诉你这一点。如果你真的幸运,他们会主动帮助修复它。这就是该模型的魅力所在。
在这两种情况下,每种环境都依赖于开放的交流。每个人都可以访问信息。许多人参与其中。即使是设计思维过程也有原型设计阶段。
但即使他们的心态可能看起来彼此冲突——我相信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重要功能,只是应用于不同的阶段
当你处于头脑风暴和产生想法的早期阶段时——注意保护创造性思维和它们产生的想法,以便这些想法可以倍增。
当你有了你认为好的想法时——那就该是时候进行测试了。找出漏洞。邀请聪明的人做同样的事情。我首先承认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时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这个想法最终仍然存在,它就会变得更好。然后你就知道你真的有所收获了。

Opensource.com
接下来阅读什么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