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社交平台的须知与禁忌

尚无读者喜欢这篇文章。
Twitter birds

Opensource.com

新兴社交软件平台 — 2.0 时代的赋能技术 — 正被企业快速部署。微软、Spigit、Salesforce、Jive、Socialtext 和 IBM 等各种公司现在都为客户提供企业社交产品。

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个人而言,企业 2.0 的最佳实践是什么?员工应该像使用 Facebook 账户一样使用公司的社交网络软件吗?她应该像使用 Twitter 一样发微博吗?

本文最初发布于管理创新交流平台 (MIX),这是一个旨在为 21 世纪重塑管理的开放创新项目。

我说不。企业 2.0 不是 Web 2.0;企业技术与个人技术不同,即使它们看起来和感觉相同。它们旨在支持组织的工作,而不是让个人为所欲为。

正如我一段时间以来所论证的那样,但这两种用例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冲突。由技术促进的人们的自主和个性化行动和互动,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好处,因为这项工作创造了新知识并促进了新的联系。

因此,这里有一些关于如何使用这些工具的建议,以便同时推进您自己的工作,让您的存在和专业知识在数字社区中广为人知,并使整个组织受益。我将它们分为三个类别:应该做的事情(换句话说,使用企业 2.0 技术的积极方式)、不应该做的事情以及灰色地带 — 我不确定的用例。

应该做的事情

  • 讲述你的工作。 既要谈论进行中的工作(您正在进行的的项目、进展如何、您正在学习什么等等),也要谈论已完成的工作(您已执行的项目、报告、演示文稿等)。这让其他人发现您知道什么以及您擅长什么。这也使您更容易被找到,从而增加了您成为对他人有帮助的同事的机会。最后,它建立您的个人声誉和“品牌”。
  • 指出他人的工作,并对其进行评论。 当您遇到值得注意的事情时,指出它并讨论您认为它重要的原因。其他人可能也想了解它。并包含指向原始来源的链接; 人们喜欢链接。
  • 评论和讨论。 在他人的博客上发表评论,加入论坛上正在进行的对话,并保持社交媒体讨论的活跃。这样做会让其他人听到您的声音,并使他们更愿意亲自参与。
  • 提问和回答问题。 不要只是传播您知道的;也要不时地传播您的无知。如果您遇到困难,请让大家帮助您。大多数人和组织都对企业 2.0 解锁的利他主义程度感到非常惊喜。
  • 投票、点赞、赞扬等。 如今,许多社交软件平台都具有用于投票或表示您喜欢某些内容的工具。使用它们;它们有助于为整个社区提供结构,并让人们知道哪里有好东西和真正的专家。它们也会让您更受欢迎。
  • 谈论公司正在发生的社交活动。 回顾垒球比赛,谈论节日派对的计划,展示团队离筹款目标有多近,等等。组织是社交场所,我认为当 E2.0 平台始终只谈论工作时,这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耻辱。但是,通常最好在平台上为非工作内容提供自己的专用位置,以便人们可以在需要时避开它。

不应该做的事情

  • 不要自恋。 不要谈论您午餐吃了什么,或者您对又一次航班延误感到恼火。这是自私的杂乱,没有任何更大的目的。我们都有午餐和延误的航班。
  • 八卦。 您到底为什么要公开被认为是谣言散布者?
  • 没有根据。 您未经证实、信口开河、缺乏事实和逻辑的论点和观点真的既无趣又无益。如果您不愿意做必要的功课来支持您的观点,那就不要费心提出它们。
  • 嘲笑他人或发起人身攻击。 我有一个朋友,他走出绩效评估会议,并在推特上发布了他老板糟糕的袖扣。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主意。人身攻击和网络钓鱼也是如此。辩论和分歧是 E2.0 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正如塞缪尔·约翰逊所说,“优雅不足之处,诚实并不更高贵。”
  • 讨论性、政治或宗教。 我父亲告诉我,当他在海军服役时,这些是军官餐厅里的三个禁忌话题。它们似乎是适用于 E2.0 的良好禁忌;在这些话题上,太容易让人心烦意乱,并引发令人讨厌、毫无意义的争吵。当然,如果您在 Playboy Enterprises 或 Focus on the Family 工作,这些禁忌并不真正适用。

灰色地带

  • 幽默。 我们都喜欢开怀大笑,但我们对有趣、无趣和冒犯之间的界限也有不同且根深蒂固的看法。与您不熟悉的同事分享幽默就像在雷区中漫步。
  • 自我表扬。 听到关于我们自己工作的积极评价很棒,并且传递这些评价的诱惑力很强。我屈服于这种诱惑,但之后我觉得自己有点自我吹嘘。所以最近我尽量不转发赞美。
  • 对与您自己工作相去甚远的主题发表不请自来的意见。 一家大型零售保险公司的首席信息官不久前告诉我,他厌倦了员工使用他博客的评论区来表达他们对公司最新广告活动的看法。我感同身受。然而,与此同时,我认为至关重要的是,人们不应感到受约束,只能使用 E2.0 平台来谈论他们工作描述中的内容。也许这里的一个前进方向是强调人们的贡献需要像上面讨论的那样得到证实。

您如何看待这些建议?我是否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还是完全偏离了?您如何处理灰色地带?请留下评论,让我知道。

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 Harvard Business Review.com

标签
User profile image.
麻省理工学院数字商业中心首席研究科学家,《企业 2.0》作者,麻省理工学院数字商业中心

2 条评论

这是一个在当今世界中简单易懂的主题,即使是提供企业 2.0 的公司也在关注员工的工作和个人生活,诸如“须知与禁忌”之类的事情在当前的行业标准中确实很重要。

对于许多人容易犯错的领域来说,这是一份有用的指南。诀窍是确保您在发布内容时知道自己戴着哪顶“帽子”。我将把这份指南发送给我的商业伙伴,因为这是办公室里经常出现的话题。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本作品根据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未本地化许可协议获得许可。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