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互联网革命带来的管理词汇中,一个持久的变化是商业模式这个术语——即公司如何赚钱。这个概念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是“旧”经济公司和“新”经济公司之间,由于商业模式截然不同而产生的竞争,帮助证明了它作为一种思考公司在收入来源、成本结构以及自制或外购选择方面所做的基本选择的重要性。
在后互联网时代,公司继续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真正新的商业模式很难出现,而且它们不像以前那样容易捍卫。因此,公司正在寻找新的竞争优势形式——它们正在寻找持久且难以复制的独特性来源。
正如 MIX 中描述的许多公司故事所暗示的那样,一个有趣的可能性是,公司的管理模式可以成为优势的来源。事实上,我认为问“你的管理模式是什么?”几乎和问“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一样重要。
管理模式仅仅是管理者就如何完成管理工作——关于他们如何定义目标、激励努力、协调活动和分配资源——所做的一系列选择。
请注意两个关键特征。首先,定义你的管理模式是关于做出选择。在航空业,存在几种共存的商业模式,每家公司都知道它必须明确选择采用哪一种。同样,一些行业已经出现了相互竞争的管理模式。例如,Linux、Google 和 Microsoft 都以非常不同的管理模式运作(Linux 通过开源软件社区运行;Google 拥有高度非正式的、类似大学的模式;Microsoft 拥有更传统的、等级森严的结构),但它们在桌面操作系统市场上正面竞争。而丰田在几十年里以不同于通用汽车和福特的管理模式运作,尽管它们的商业模式非常相似。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提出管理学科有四个特定维度来围绕这个概念构建一些结构。管理者必须决定他们的组织——或他们的部门或单位——要去哪里(定义目标),并且他们必须让人们同意朝着那个方向前进(激励努力)。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是横向管理(协调活动)和向下管理(做出决策)。 下面说明的框架有助于明确这一点。
管理的四个维度
对于四个维度中的每一个,都可以确定开展该活动的不同原则。 在左侧,我们看到可以称为“传统”原则,每个人都可以识别。在右侧,我们看到“替代”原则,这些原则鲜为人知,但可以说与当今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更相关。
- 关于如何在公司中协调活动的选择。管理者是否专注于使用正式且结构良好的管理流程来交付产出? 或者他们是否鼓励通过相互调整进行非正式和自发协调的过程?
- 关于如何在公司中做出决策的选择。 管理者是否亲自承担决策责任,并主要依靠自己深厚的知识和经验? 或者他们是否更愿意利用下属分散的知识并分配集体责任?
- 关于公司追求的目标性质的选择。 管理者是否为公司设定了明确的短期目标? 或者他们是否通过定义更高层次和更长期的目标来追求间接或非直接的道路?
- 关于如何激励个人追求这些目标的选择。 管理者是试图通过使外在奖励(如薪水、福利和奖金)具有吸引力来雇用和留住优秀人才? 还是他们专注于内在奖励,例如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机会、成就感或同行认可?
当然,在每种情况下,替代原则似乎都更具吸引力,但实际上我不认为所有公司都应该寻求朝那个方向发展——传统原则已经为埃克森美孚和沃尔玛等大型成功公司服务了几十年。相反,重点是建议,通过理解可用的选择范围,管理者能够就是否以及如何改变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很少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在许多进步的公司中,管理者都在尝试两者兼顾——例如,通过内在和外在奖励相结合来激励员工。 以我的经验,公司永远无法在两个方面都达到最大程度,因为它们涉及权衡和选择。 因此,为了说明,分别考虑每个维度上的两极是有用的。
这里的底线是:在开发你的管理模式方面没有万无一失的成功秘诀——有很多有效的方法——但是一个肯定会带来麻烦的秘诀是不对你正在做的选择进行深思熟虑。
需要考虑的问题
- 平衡传统和“替代”管理模式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 你将如何在你的组织中发起关于发展你的管理模式的对话?
- 哪个更重要:商业模式还是管理模式?它们之间是如何联系的?
- 你遇到过哪些特别有效的管理模式的例子?
4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