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开放基础设施:对比开放标准、开源和开放式创新

还没有读者喜欢这篇文章。
Doodles of the word open

Opensource.com

虽然“开放”通常带有公共物品的含义,但“开放”的概念几十年来一直被计算机和通信行业的公司用作竞争策略。诸如“开放标准”、“开源”以及最近的“开放式创新”等短语已被用来指代这些策略。

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哪些是真正“开放”的?“开放”到底是什么意思?

为了考虑网络基础设施的创建和采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我在此对比了公司针对这三种“开放”类型的策略,并结合了它们各自的商业模式。任何公司如果希望从创新中获利,都需要一种商业模式 (Chesbrough, 2003)。纵观关于商业模式的不同研究,商业模式的三个共同要素是价值创造、价值捕获和价值网络 (West, 2007)。

我关注与基于系统的行业(如计算机或手机)相关的问题,在这些行业中,价值网络中的多家公司共同协作以创造和捕获价值;图 1 显示了这样一个价值网络的简化示例。在考虑了 IT 系统中开放性的一般问题之后,我更具体地研究了与可能的网络基础设施相关的开放性问题,该基础设施旨在促进 21 世纪新的科学研究和协作形式 (cf. Edwards, et al., 2007)。

图 1:基于 IT 的系统行业中的价值网络 图 1:基于 IT 的系统行业中的价值网络。来源:West (2006a, p. 112)。

开放标准

“开放”一词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一直用于标准。对于某些人(如美国计算机行业)而言,“开放”仅仅意味着“非 IBM”,后来又意味着“非微软”。对于另一些人(如欧洲电信行业)而言,“开放标准”是多余的,因为如果它不是使用“开放”程序(例如 ITU 或 ISO)产生的“开放”标准,那么它就不是真正的“标准”。

正如组织公平性研究中的那样,“开放”标准通常有两个理由:过程开放或结果开放(cf. Greenberg, 1990)。开放过程是标准制定者的视角,通常与特定类型的标准制定组织 (SSO) 相关联——正式的标准制定组织,而不是标准联盟或私营公司。过程公平性是通过 SSO 的结构来实现的:例如,Krechmer (2006) 将过程公平性的关键要素确定为公开会议、投票的适当程序以及会议结果的透明度。

另一种形式的开放性是结果的开放性。买家寻求足够开放的结果,以确保标准的竞争性实施,希望提供价格竞争,从而降低价格。然而,任何经济上自给自足的标准化活动都不可能是完全开放的:从经济角度来看,开放性是有限度的 (West, 2006b)。Simcoe (2006) 观察到,在标准化中,公司面临着价值创造和价值捕获之间的内在冲突。完全开放的标准创造了大量价值,但无法捕获任何价值;完全封闭的标准捕获了 100% 的零创造价值。因此,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公司必须寻求一个中间点,以部分实现这两个目标。

因此,为了支付账单,必须在某个地方进行价值捕获:一切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和一定程度的专有性1。通常,在一个领域开放的标准在另一个领域通常不开放。“开放”标准可能会使用标准的版权来收取查看或使用标准的费用。即使是名义上开放的过程也可能被少数几家大公司所支配,这些公司引导技术定义与其自身的知识产权和能力重叠 (Bekkers, 2007)。

开源

从最狭义的意义上讲,开源软件是由非营利组织开源促进会批准的特定形式的软件许可证定义的。实际上,开源的概念有三个维度:IP 许可证、虚拟开发过程和共享治理系统 (O’Mahony and West, 2005)。

与开放标准相比,开源有一个巨大的优势:您可以使用该技术,而无需承担实施成本。如果它是在许可性(非病毒性)许可证下获得许可的 (cf. Rosen, 2005),公司甚至可以使用它来构建自己的技术进行销售。但是,不能保证开源软件包将使用 ISO 的过程公平性来生产——即使您忽略创始人特权(“终身仁慈独裁者”)的影响。虽然像 IETF 这样的标准制定组织要求多次实施作为核心价值,但开源(或特别是“自由软件”)的支持者谴责多次实施为“分支”。

当然,有一些开源软件是由利他主义的志愿者为了共同利益而开发的。2 然而,为大型开源项目提供劳动力和其他资源越来越受到为推进其雇主的目标(即公司利益)而工作的贡献者的推动 (Hars and Ou, 2001)。当公司赞助开源项目时,他们比与外部人员分享控制权更容易向外部人员提供透明度 (O’Mahony and West, 2005)。

鉴于开源 IP 许可证使得难以捕获价值,公司如何围绕开源创建盈利的商业模式?通常,他们放弃开源以创造价值,但通过销售相关产品或服务来捕获价值 (West, 2007)。

开放式创新

许多开源和开放标准参与者想知道“开放式创新”的“开放”之处是什么。毕竟,前两者都具有共享或公共物品的要素,而开放式创新的主要目标(如 Chesbrough, 2003 所定义)是公司有一种捕获私人回报的方式。事实上,在 West 和 Gallagher (2006) 中,我认为最纯粹形式的开源或自由软件(如 Project GNU)专门不是开放式创新。

尽管如此,开放式创新可以包含公共物品方面。开源联盟(如 IBM 领导的 Project Eclipse)的联合研发本质上会在联盟之外产生溢出效应,无论联盟合作伙伴多么希望将回报用于自身。Eclipse、Globus Alliance 和其他此类项目为营利性行为者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范例,以支持公共利益和私人价值捕获,特别是通过生成基本行业技术的兼容实施。

即使没有这种公共物品,开放式创新的实践在其他方面也具有内在的开放性。创新发生在公司边界之外,价值创造和价值捕获活动都分布在价值网络中,而不是在单个公司的范围内控制它们(cf. Vanhaverbeke and Cloodt, 2006)。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从封闭式创新转向开放式创新对于以前在其垂直整合方面取得成功的大公司来说通常是痛苦的。

促进协作与竞争

对于开放标准、开源和开放式创新,“开放”部分指的是公司在生产某种形式的共享产出方面的协作。虽然有时开放性是由买家或监管机构强制执行的,但如今,许多公司自愿支持那些需要协调与合作的问题的开放性。

开放性可以有意识地用于吸引用户采用者 (West, 2003) 以及价值网络中的其他人。它也可以用于协调价值网络中各公司的利益。系统行业(如 IT 行业)本质上需要一个价值网络,其中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和互补者协作以创造价值 (West, 2006a)。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开放性只会巩固这些关系,因为它更紧密地协调了网络中各公司的利益。

与此同时,即使在最开放的商业生态系统中,公司也将追求自身(内在竞争)的私人利益 (Iansiti and Levien, 2004)。O’Mahony (2005) 将此称为“在通用平台上竞争”。这种私人利益要求公司最终捕获价值。

因此,对于所有三种形式的合作,开放性使创建价值和确保跨价值网络的合作变得更容易,但捕获价值变得更难。

开放式创新不像其他两种那样“开放”。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开放式创新通过将利润动机置于首位,为开放标准和开源的讨论带来了一丝现实主义。开放标准和开源都必须服务于那些提供基本资源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果公司选择不参与(或不认真参与)标准工作,那是市场发出的信号,表明他们认为这项工作与他们的商业模式的契合程度。虽然标准化不能被任何一家公司的私人利益所挟持,但 SSO 长期以来都知道,未经主要供应商认可的标准就像森林中倒下的树木——因此将此类市场信号纳入其决策中。

相反,开放标准和开源为建立有效机构提供了存在证明,这些机构协调和协调潜在竞争对手的利益。例如,开源许可证提供了一种“可信承诺”,以降低商业利益在特定技术上投资不足的可能性。

基础设施中的开放性

标准化是部署和使用共享基础设施的重要先决条件。在美国铁路公司在各个制造商和运营商之间标准化时间、轨距和安全设备之前,它们并没有取得成功 (Friedlander, 1995)。对于电力而言,标准化选择对整个系统(从发电、输电、交付到使用)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Friedlander, 1996)。

与网络基础设施问题更直接相关的是过去 40 年的 IT 行业,该行业开发了计算和网络标准——未来网络基础设施的“管道”。正式的标准制定组织 (SDO) 在其中一些标准(如 ASCII)中发挥了作用。然而,通过 IEEE 等专业组织的自愿行业合作负责了更多标准,如以太网和 Unix API(cf. Isaak, 2006)。一些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准——如 TCP/IP、FTP 和 SMTP——是由单个组织(美国国防部)与其供应商合作建立的,目的是为其自身使用定义标准。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化可以借鉴现有互联网 SSO(如 IETF 和 W3C)建立的最佳实践。此类组织——以及 ISO 等认可的正式 SDO——已经制定了开放标准化的必要流程和政策 (Krechmer, 2006; West, 2006b)。3 任何形式的标准化都必须包括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如果支持者希望看到实施方案的广泛开发和部署。促进开发的一种方法是将标准化与开源实施相结合,就像 Globus Alliance 的开源 Globus Toolkit 正在帮助部署网格计算,这将成为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互联网基础设施一样,最终的网络基础设施预计将包含一个系统互联网络,就像互联网使用统一的寻址方案连接不同的本地和广域网络一样(cf. Edwards, et al., 2007)。一个明显的含义是,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必须定义接口,以允许这些各种基础设施元素的互连。另一个含义是,即使有了这些标准,部署的关键先决条件也将是供应商修改其现有产品以支持这些接口,从而实现网络基础设施连接的意愿。

促进部署和采用

与任何其他创新一样,网络基础设施的总体采用将取决于个人研究人员和组织的决策。采用的关键因素是 Rogers (1995) 所谓的“相对优势”,IT 买家已经开始期望这意味着“更好、更快、更便宜”。在某些情况下,新技术将取代以前劳动密集型的流程,就像今天的 Google 学术搜索使得轻松搜索过去十年发表的广泛研究成为可能一样4。在其他情况下,新技术将使以前不可能实现的研究范围或深度成为可能,就像廉价超级计算机的兴起使得个体研究实验室有可能进行基因测序一样。

还存在克服先前路径依赖性的问题。今天,网络基础设施的设计和部署面向一个已经存在现有解决方案的世界,因此大多数潜在用户将面临某种形式的转换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面对如此高的转换成本,个人采用者(例如,疲惫不堪、资金不足的学者)将倾向于做出反映他们自己个人成本效益分析的局部理性决策,而不是某种Aggregate社会利益。正如 Liebowitz 和 Margolis (1999) 提醒我们的那样,理性的采用者不仅会考虑新技术是否更好,还会考虑它是否足够好以弥补转换到新技术所产生的成本(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

作为一种极端措施,赞助商可以强制采用,就像国防部对 ARPANET 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对 NSFNet 所做的那样 (Edwards, et al., 2007)。这可能适用于单个资助机构掌握大部分资金的研究领域,例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美国医学研究的做法,但这可能会使整个科学研究领域的转换成本保持不变。

为了使迁移更容易,这里仅有开放标准是不够的:网络基础设施标准的共享规范将支持限制在那些规模足够大以开发自己的实施方案的组织。一种解决方案是广泛提供核心实施方案,通过减少此类技术的供应商面临的开发时间和成本,促进传统技术的迁移路径5。开源软件是一种解决方案——就像 TCP/IP 的 Berkeley 实施方案使网络协议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在计算机公司中普及一样。开放式创新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如果多个组织共同协作开发商品技术的共享实施方案 (West and Gallagher, 2006)。

未来研究

就像 13 年前我们想知道共享信息基础设施(后来成为互联网)的未来一样,今天关于网络基础设施的未来仍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有些是针对政策制定者的规范性问题,重点是如何最好地使网络基础设施取得成功?6 其他问题属于实证或因果研究领域,例如个人利益相关者在部署此类基础设施时面临的成本效益权衡。

其中一些问题与开放标准有关。网络基础设施面临着与较低级别 IT 基础设施相同的开放性问题,例如开放性是过程还是结果的问题,需要多大程度的开放性,以及应该为谁开放。但是,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化的过程是更类似于供应商驱动的 IT 标准化过程,还是用户驱动的特定领域标准(如垂直行业标准)?(cf. Wigand, et al., 2005)。

还存在标准制定和标准实施之间的关系。网络基础设施标准是否需要多次实施,就像 IETF 对互联网标准的要求一样?多次公共实施?单一的、共享的、开源的实施?在实施方面,哪个目标最重要:技术竞争、市场竞争还是消除冗余投资?

最后,还有各个参与者的经济激励问题。如果开放技术是一种商品技术,那么它是如何划分的?谁决定如何划分?一家公司的基础设施是另一家公司的核心产品。

先前关于开放标准、开源和开放式创新的研究为研究这些问题提供了方法,但将需要新的研究来了解网络基础设施开放性的问题与开发现有 IT 基础设施时面临的问题有何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1. 在声称所有标准都具有开放和专有元素时,我并不是要暗示 Lisa 的架构与 Lintel 盒子的架构一样开放。

2. 虽然“开源”特别是“自由软件”运动被指责为社会主义或最坏的情况,但即使在这些运动中,开源贡献者的意识形态与务实动机的相对重要性也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参见 Raymond,1998)。

3. 唯一值得注意的例外是管理名义上“开放”标准的专利使用费日益增加且未解决的问题(cf. Simcoe, 2006)。

4. 此功能已在少数领域(如医学领域的 MedlinePlus 和经济学领域的 EconLit)的传统文章数据库中提供多年。在管理学(ABI/Inform 与 Business Source Premier)和工程学(IEEE 与 ACM 与 INSPEC)等其他领域,期刊覆盖范围在多个竞争数据库之间分散。

5. 对于商业产品,供应商的动机是将现有产品重新托管在新基础设施之上,而不是取代其产生收入的产品。对于开源软件包(或内部研究工具),用户更有可能获得帮助迁移到作为网络基础设施一部分提供的新的共享应用程序。

6. 正如 Edwards 等人 (2007) 和其中引用的研究提醒我们的那样,基础设施标准化的成功通常仅在技术领域被考虑,但也具有经济和社会维度。

参考文献

Rudi Bekkers,2007 年。“Patent drag and stacking IPR fees”,在布鲁塞尔蒂尔堡法律与经济中心关于标准化、IP 许可和反垄断的高级别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1 月 18 日),网址为 http://home.tm.tue.nl/rbekkers/Bekkers%20(2007)%20Position%20paper%20-%20TILEC%20conference%20.pdf,访问时间为 2007 年 6 月 20 日。

Henry Chesbrough,2003 年。《开放式创新:创造技术和从中获利的新要求》。波士顿:哈佛商学院出版社。

Paul N. Edwards、Steven J. Jackson、Geoffrey C. Bowker 和 Cory P. Knobel,2007 年。“理解基础设施:动态、张力和设计”,基础设施历史与理论研讨会报告:新科学网络基础设施的经验教训,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1 月),网址为 http://deepblue.lib.umich.edu/handle/2027.42/49353,访问时间为 2007 年 6 月 20 日。

Amy Friedlander,1996 年。《电力与光明:美国能源基础设施中的电力,1870-1940 年》。弗吉尼亚州雷斯顿:国家研究倡议公司。

Amy Friedlander,1995 年。《新兴基础设施:铁路的增长》。弗吉尼亚州雷斯顿:国家研究倡议公司。Jerald Greenberg,1990 年。“组织公正性:昨天、今天和明天”,《管理杂志》,第 16 卷,第 2 期(6 月),第 399-432 页。

Alexander Hars 和 Shaosong Ou,2001 年。“免费工作?参与开源项目的动机”,第 34 届夏威夷国际系统科学会议论文集(1 月),第 7 卷,第 7014 页,网址为 http://www.hicss.hawaii.edu/HICSS_34/PDFs/INCDE05.pdf,访问时间为 2007 年 6 月 20 日。

Marco Iansiti 和 Roy Levien,2004 年。《基石优势:商业生态系统新动态对战略、创新和可持续性的意义》。波士顿:哈佛商学院出版社。

Jim Isaak,2006 年。“个人和社会资本在 POSIX 标准化中的作用”,《国际 IT 标准和标准化研究杂志》,第 4 卷,第 1 期(1 月),第 1-23 页。

Ken Krechmer,2006 年。“开放标准要求”,《国际 IT 标准和标准化研究杂志》,第 4 卷,第 1 期(1 月),第 43-61 页。

Stan J. Liebowitz 和 Stephen E. Margolis,1999 年。《赢家、输家与微软:高科技领域的竞争与反垄断》。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独立研究所。

Siobhán O’Mahony,2005 年。“在通用平台上竞争”,在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市戴维斯定性研究会议上发表的论文(3 月)。

Siobhán O’Mahony 和 Joel West,2005 年。“是什么使项目成为开源?从有机社区到合成社区的迁移”,在檀香山管理学会年会(8 月)上发表的论文。

Eric S. Raymond,1998 年,“Noosphere 的宅基地”,《First Monday》,第 3 卷,第 10 期(10 月),网址为 http://www.firstmonday.org/issues/issue3_10/raymond/,访问时间为 2007 年 6 月 20 日。

Everett M. Rogers,1995 年。《创新扩散》。第四版。纽约:自由出版社。

Lawrence E. Rosen,2005 年。《开源许可:软件自由和知识产权法》。新泽西州上萨德尔河:Prentice Hall PTR。

Tim Simcoe,2006 年。“开放标准和知识产权”。载于:Henry Chesbrough、Wim Vanhaverbeke 和 Joel West(编辑)。《开放式创新:研究新范式》。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第 161-183 页。

Wim Vanhaverbeke 和 Myriam Cloodt,2006 年。“价值网络中的开放式创新”。载于:Henry Chesbrough、Wim Vanhaverbeke 和 Joel West(编辑)。《开放式创新:研究新范式》。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第 258-281 页。

Joel West,2007 年。“开源供应商策略中的价值捕获和价值网络”,第 40 届夏威夷国际系统科学年会论文集,夏威夷怀科洛亚(1 月),网址为 http://doi.ieeecomputersociety.org/10.1109/HICSS.2007.600,访问时间为 2007 年 6 月 20 日。

Joel West,2006a 年。“可占有性是促进还是阻碍开放式创新?”。载于:Henry Chesbrough、Wim Vanhaverbeke 和 Joel West(编辑)。《开放式创新:研究新范式》。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第 109-133 页。

Joel West,2006b 年。“开放标准的经济现实:黑色、白色和许多灰色阴影”。载于:Shane Greenstein 和 Victor Stango(编辑)。《标准与公共政策》。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第 87-122 页。

Joel West,2003 年。“开放到什么程度才足够开放?融合专有和开源平台策略”,《研究政策》,第 32 卷,第 7 期(7 月),第 1259-1285 页;版本网址为 http://opensource.mit.edu/papers/rp-west.pdf,访问时间为 2007 年 6 月 20 日。

Joel West 和 Scott Gallagher,2006 年。“开源软件中的开放式创新模式”。载于:Henry Chesbrough、Wim Vanhaverbeke 和 Joel West(编辑)。《开放式创新:研究新范式》。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第 82-106 页。

Rolf T. Wigand、Charles W. Steinfield 和 M. Lynne Markus,2005 年。“IT 标准选择和行业结构结果: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行业的案例”,《管理信息系统杂志》,第 22 卷,第 2 期(秋季),第 165-191 页。

 

本文最初由 Joel West 博士发表,并在此处获得许可转载。

User profile image.
教师、研究员和顾问,研究各种与创新相关的主题,包括开源、开放标准、开放式创新和可再生能源;长期博客作者和曾经的企业家。

评论已关闭。

CCbyNCND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