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感觉自己快要被数字照片淹没了?有时,似乎您的手机会自动充满自拍和快照,但挑选最佳照片并保持照片井井有条却从未如此自动。整理您创造的回忆需要时间,但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因为井井有条的照片库才是一个吸引人的照片库。虽然您的手机操作系统可能具有用于存储和整理照片的服务,但将您生活、朋友、孩子和活动的图片副本有意地交给一家公司(还是免费的)存在相当多的隐私问题。幸运的是,有很多开源替代方案可以控制谁可以查看您的照片,并且有开源工具可以帮助您找到并增强所有您喜欢的照片中的最佳照片。
Nextcloud
Nextcloud 远不止是一个照片托管应用程序,但其照片管理功能非常出色,这要归功于您可以用于选择性同步的手机应用程序。您可以将照片发送到您自己的 Nextcloud 安装,而不是将照片发送到 Google Photos 或 Apple 云存储。
Nextcloud 非常容易在您自己的服务器上设置,并且它具有强大的控制功能,因此您可以选择互联网上的哪些人可以访问您的相册。您还可以购买 Nextcloud 托管服务,一方面,这似乎与将您的照片交给 Google 或 Apple 没有什么不同,但有一个显着的区别:Nextcloud 存储是经过验证的加密,并且有源代码可以证明这一点。
Piwigo
Piwigo 是一个用 PHP 编写的开源照片库程序,拥有庞大的用户和开发者社区,具有许多可自定义的功能、主题和可插拔的界面。它拥有超过 17 年的历史,这比大多数手机现在默认使用的相对较新的云解决方案还要长。Piwigo 也有一个移动应用程序,因此您可以直接从手机同步。
照片查看器
存储照片只是成功的一半。理解照片是另一半,为此您需要一套好的开源工具。最佳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您实际需要什么。几乎每个人都是业余摄影师,即使他们不这样认为,然后还有那些以摄影为生的人。总有适合每个人的东西,但至少您需要一种愉快而高效的方式来查看您的照片库。
Nextcloud 和 Piwigo 碰巧都内置了出色的查看器,但有些用户更喜欢使用专用的桌面工具而不是 Web 浏览器来浏览他们的收藏。一个精心设计的桌面查看器非常适合快速翻阅多张图像,而无需加载时间,甚至完全不需要互联网连接。
- Eye of GNOME,许多 Linux 发行版内置的图像查看器,在显示大多数常见格式的图像方面做得很好。
- ImageGlass 是另一个开源的基本图像查看器,虽然简单,但得益于其轻量级带来的速度优势,是 Windows 用户的不错选择。
- PhotoQt 是一款基于 Qt 的图像查看器,适用于 Windows 或 Linux,旨在快速灵活,具有缩略图缓存、鼠标和键盘快捷键以及对多种格式的支持。
照片管理器
Google Photos 和类似服务的主要功能是能够按元数据组织照片。一旦您的收藏中有数百张照片,扁平结构就行不通了;几千张之后,这简直是不可能的。当然,仅仅因为照片管理器使用元数据来组织您的照片并不意味着它们总是合理,因此拥有一个好的管理器让您可以编辑元数据是无价的。这里有一些开源工具,用于通过自动化来组织您的照片,并具有恰到好处的旋钮和开关,因此您可以介入以您想要的方式对它们进行排序。
- Shotwell 是一款图像管理器,您会在许多基于 GNOME 的发行版中将其作为默认管理器找到。除了按日期分组和标记功能等自动组织功能外,它还包含基本的编辑功能,如裁剪、消除红眼和调整颜色级别。
- Gwenview 是一款来自 KDE 的图像管理器。使用它可以查看照片目录、对其进行排名、删除不需要的照片,并执行基本操作,如调整大小、裁剪、旋转和消除红眼。
- DigiKam 是一款图像管理器,它是 KDE 系列的一部分,支持数百种不同的文件格式,具有多种不同的收藏组织方法,并支持用户插件来扩展其功能。在本文列出的开源图像管理器中,除了其原生 Linux 打包之外,它可能是最容易在 Windows 上运行的。
- Lightzone 是一款用于高端照片编辑和管理的免费开源软件。它是一个 Java 应用程序,因此它可以在任何运行 Java 的平台上使用(Linux、MacOS、Windows、BSD 等)。
- Darktable 是一个集照片工作室、数字暗房和照片管理器于一体的应用程序。您可以将相机直接连接到它,或者将照片同步到它,对您最喜欢的照片进行排名,使用动态调整滤镜美化您的照片,并将它们导出以进行最终交付。这被认为是专业级应用程序,因此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可能有点过头了,但如果您喜欢思考光圈和快门速度或争论 Tri-X 颗粒的质量,Darktable 就是您正在寻找的。
那么您呢?您是当前或以前的 Google Photos 用户,正在寻找管理照片的新选择吗?或者您是否已经转向了更新、最好是开源的东西?这些肯定不是所有的选择,那么您最喜欢哪些呢?请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编者注:本文最初发表于 2016 年,现已更新。
3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