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中,我将重点关注我们需要解决的硬件、软件和配置问题,以便在家用音乐系统中设置基于 Linux 的音乐服务器。具体来说,我将考察 Raspberry Pi、Cubox-i 和 Fit-PC 作为托管您的数字家庭音乐系统的选项。
本文中的一些材料同样可以应用于我之前的文章,该文章关于将 Linux 笔记本电脑用作高品质音乐播放器。
组合音响与分体音响
首先,让我们谈谈家用音乐系统是什么。在我的父母的年代,50 年代和 60 年代,家用立体声音响是一件漂亮的家具,里面正好装有播放音乐的东西。这种家具通常包括一个唱片播放器,用于播放 33⅓ RPM 的密纹唱片 (LP)、45 RPM 的单曲,甚至可能还有老式的 78 RPM 唱片。它通常还包括一个 AM/FM 调谐器。当然还有放大器,它接收来自调谐器和唱片播放器的信号,并将其放大到内置扬声器可以播放的程度。这些所谓的“组合音响”在 60 年代末或 70 年代初基本上就过时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它们在很大程度上被分体音响所取代——也就是,一个单独的唱盘、接收器/放大器和扬声器;以及(有时)各种格式的磁带播放设备。
今天,分体音响仍然存在,主要与家庭影院以及那些重视音乐且业主有空间放置此类设备的家庭有关。我敢说,组合音响的概念已经在一体式音响中重生,无论是以手提式音响的形式,还是以“音乐即生活方式”公司的更精致的产品形式。这是一种带有智能手机(其中包含所有音乐)底座端口的设备。我不打算谈论这些,因为即使空间仅限于厨房餐桌或桌面,也有更多有趣的音乐享受选择。
找到合适的音频设备
对于已经拥有装有音乐的 Linux 笔记本电脑的人们——尤其是对于那些拥有小型听音室的人们——获得不错声音的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是一组有源扬声器。顾名思义,这些通常是紧凑型扬声器,其中包含将计算机内置或外置声卡输出的低电平信号转换为驱动扬声器所需功率的放大器电路。其中一些扬声器甚至包含数模转换器,因此它们可以插入笔记本电脑或台式计算机的 USB 端口或其他数字输出(例如 S/PDIF 或 TOSLINK)。在我看来,有一家制造商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提供了非常好的质量,那就是 audioengine;另一家是 Emotiva;还有很多其他品牌。希望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模拟输出或购买了单独的模数转换器的人们不需要带有内置模数转换器的有源扬声器。
对于那些拥有使用 HDMI 的家庭影院系统以及支持 HDMI 输出的 Linux 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的人们来说,另一种可能性是将计算机连接到家庭影院接收器上的空闲 HDMI 端口;或者,计算机的数字输出(S/PDIF 或 TOSLINK)(假设它有)和接收器的数字输入(同样,假设它有匹配的输入)。
选择服务器
我将专注于一种对我来说效果很好的特定配置——一个单独的基于 Linux 的音乐播放器,连接到一个单独的数模转换器,而数模转换器又连接到家庭立体声音响的模拟输入。
如今,许多公司销售面向家庭媒体使用的小型无风扇计算机。其中相当一部分配置了面向 Linux 媒体的发行版,例如 Kodi。对于那些对观看视频和听音乐都感兴趣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不错的组合,但我真正感兴趣的是独立的音乐播放器。在这个领域真正吸引我的是像 Raspberry Pi 这样配置了自己数模转换器(例如 HiFiBerry+)、fit-PC Mintbox 和 Mintbox Mini 以及 SolidRun Cubox-i 系列的计算机。在各种在线供应商处还有许多其他替代品出售。
这些单元各有优缺点,所以让我们先解决这些问题。
Raspberry Pi
Raspberry Pi 和 HiFiBerry+ 组合非常便宜,并提供一组模拟立体声输出,可以直接插入家庭立体声音响(例如,“CD”或“aux”输入)。但是,要将音乐文件传输到 Pi 上,需要 USB 硬盘驱动器或网络连接(通过网络共享文件),并且 Pi 上的 USB 接口以供电不足而闻名。此外,对于喜欢在 Pi 上使用基于 USB 的外部数模转换器而不是 HiFiBerry+ 或类似产品的用户来说,同时连接硬盘驱动器和 DAC 可能会有点过载,尽管我无法从个人经验中说出这一点。我应该补充一点,很多人都在使用这种配置,所以请务必考虑它!
Cubox-i
Cubox-i 系列提供了一个 eSata 端口,这使得 USB 可以空闲用于其他用途(例如 DAC)。它没有“内置数模转换器选项”。它的以太网是千兆以太网,但最高速度约为 400MB。内置无线网络很难正常工作,我读到了一些关于其 TOSLINK 输出不适合高分辨率文件的负面评论。但是,我拥有其中两个,并且一旦配置为避免这些缺陷,它们就能出色地工作,尤其是考虑到它们合理的价格。
Fit-PC
fit-PC 设备非常可爱;硬件质量非常高。因此,它的成本也稍高一些。完整的 fit-PC 实际上是一台“真正的计算机”,配备 i5 处理器、大量内存可扩展性、大量连接选项等等;因此,它可以配置为台式计算机和音乐服务器。并非 Mintbox Mini 逊色!最酷的事情之一是,购买 Mintbox 的 5% 会捐赠给 Linux Mint 的优秀人士。
选择合适的软件
软件方面呢?我的“家庭音乐服务器漫游”真正开始于我的第一台运行 Voyage MuBox 的 Cubox-i4,这是一个基于 Debian 的发行版,通常面向小型家电式计算机,并且——带有 MuBox 风味——特别面向 Cubox-i。这本质上是一个非常精简的服务器配置,安装了 mpd。我将此配置与我的 Schiit Bifrost 数模转换器上的 USB 连接一起使用,而数模转换器又连接到我们的家庭立体声音响。音乐文件保存在 2TB LaCie eSata 桌面存储驱动器上。从那时起,我从 Voyage MuBox 迁移到了 Volumio,这是另一个基于 Debian 的面向音乐的发行版,因为它内置了一个体面的 PHP Web 界面来管理下面正在进行的 mpd 工作。所述 Web 界面使家庭成员更容易访问播放器,而无需在其计算机或手机上安装客户端;他们只需使用浏览器即可。
我现在有两个这样的设备在运行,尽管第二个设备使用备用的 AudioQuest DragonFly 数模转换器,该转换器提供软件控制的模拟音量控制,并连接到一个旧的放大器和扬声器,它们在那里闲置着积灰。

连接到 Bifrost 的 Cubox-i4 是一款不知疲倦的主力音乐播放器。我通过我的 Android 手机控制它,可以使用 MPDroid 或 Volumio 提供的 Web 界面。我通过这种配置享受了许多小时非常愉快的音乐聆听体验。它可以播放高达 192kHz/24bit 分辨率的 PCM 格式数字音乐,以及低至 128kbps 的 Ogg Vorbis 和“网络电台”。在解码音乐时,我从未遇到过它断开连接或发出奇怪噪音的情况。我在早期就购买了 Bifrost;如今,市面上有很多价格合理的替代品。关于实验的唯一建议是,确保如果它与您的 Linux 设置不兼容,您可以退货。
连接到 DragonFly 的 Cubox-i4 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特别是,DragonFly 与 Volumio 附带的 3.14.14 内核并不完全兼容。这表现为偶尔的“滴答”声。我已经追踪这个问题一段时间了,但没有成功,并且无法凭良心推荐这种配置。我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尝试不同的数模转换器,看看是否可以消除这个问题。
不要忘记,很多人都在进行升级换代;您通常可以以大幅折扣找到二手设备,例如数模转换器;不仅在显而易见的在线商家那里,而且在像 Audiogon 这样的专业网站上。
让我们回顾一下。主要的“家庭立体声音响”连接了一个音乐服务器。该音乐服务器是一台小型无风扇计算机,运行 Volumio Linux 发行版,其音乐文件存储在通过 eSata 连接的硬盘驱动器上,通过以太网连接到家庭网络,并通过数模转换器连接到立体声音响本身。所有值得翻录的 CD——至少在我看来,因为我是翻录它们的人——都以完整 CD 分辨率转换为 FLAC 并存储在硬盘驱动器上。我还购买了许多音乐下载,通常以完整 CD 分辨率或更高分辨率(如果可用);这些也存储在同一硬盘驱动器上。当然,我在其他硬盘驱动器上有音乐文件的多个副本。
Mpd 是我首选用于此应用的实际音乐播放软件。我将其配置为通过 高级 Linux 声音架构 (ALSA) 将音乐文件原样传递到数模转换器,在我的例子中是通过 USB 电缆。当使用 Volumio 时,mpd 配置文件由 PHP 服务器应用程序管理,因此直接修改这些文件是不明智的(例如:/etc/mpd.conf)。当音乐实际播放时,可以在 /proc/asound 中的各种文件中监控进度。例如,当在 /proc/asound/DragonFly/stream0 中播放 CD 分辨率文件时,我看到以下内容
Playback:
Status: Running
Interface = 1
Altset = 1
Packet Size = 336
Momentary freq = 44150 Hz (0x2c.2664)
Feedback Format = 10.14
Interface 1
Altset 1
Format: S24_3LE
Channels: 2
Endpoint: 1 OUT (ASYNC)
Rates: 44100, 48000, 88200, 96000
我发现这种软件和硬件配置是一种非常令人满意的方式来欣赏我的数字音乐。可能我唯一想念的是能够在听音乐时阅读唱片封套。总有一天我会研究音乐播放器的其他硬件选项,也许还有数模转换器,但现在是时候去听一些音乐了!
最后,补充一些进一步阅读的资料:过去几周我偶然发现的两篇有趣的在线文章,我觉得有必要分享:高分辨率音频指南 和 这篇有趣的论文,它讨论了高频声音的物理感知(包括好的和坏的)。
3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