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利语,一种南亚土著语言,即将迎来全新的自由许可字体和一套跨平台开源输入工具。
超过 620 万人在四个南亚国家(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和不丹)使用桑塔利语。在印度,它是印度宪法第八附表提及的 22 种主要语言之一。然而,桑塔利语在主要使用地区并非官方语言,在学校中也未广泛教授。很大一部分母语使用者在社会和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这更加不利于其发展。
在主流媒体和互联网方面,本土桑塔利语字母 Ol Chiki 的使用受到限制。目前,尚无完全符合 Unicode 标准且包含桑塔利语内容的网站。印度政府的部落事务部旨在促进该国许多土著群体的发展,但其门户网站没有桑塔利语或任何其他本土语言版本。然而,政府去年宣布,将强制要求手机支持印度本土语言输入。
对字体的需求,尤其是在像 Unicode 这样的通用编码标准中,在 Odia Wikisource(一个奥里亚语在线图书馆,也是维基百科的姊妹项目)为期三个月的数字化项目中变得显而易见。许多参与数字化项目的学生都是母语使用者。学生们分享了他们如何无法选择用自己的语言接受教育,从而影响了他们对书面语言的知识和理解。
数字行动主义是否可以帮助复兴本土语言的问题在菲律宾宿务市举行的 2015 年全球之声公民媒体峰会上进行了讨论。活动结束后,互联网与社会中心 知识获取计划 启动了一个试点项目,旨在创建自由许可的字体和输入法,以便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用母语输入。
字体系列由字体设计师 Pooja Saxena 设计,并经过语言专家的多轮审查。然而,字体 距离实际应用仍有一步之遥。因此,两种输入法 将与字体一起提供;Sarjom Baha,一种拼音输入法,以便每个普通用户都可以轻松输入他们发音的单词;以及 InScript,一种印度文字的键盘布局标准。即使最初的计划是创建一个编辑社区,为 桑塔利语维基百科 做出贡献并使其从孵化器上线,最终成果也只会分发给用户使用。
输入法也将在 Mediawiki 上提供,以便维基百科及其所有姊妹项目都可以使用这些输入法。希望在未来,一群贡献者将使用这些工具,做出贡献,并使桑塔利语维基百科上线!
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