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

作者评论

关于物理连接,如果您使用带有 Phono 输入的放大器/接收器,您可以避免使用唱机前置放大器。 旧的设备都有这个。大约 30% 的新设备也有。

如果您只有唱盘,或者不想将立体声音响设备搬到电脑所在的地方,您也可以使用包含唱机前置放大器的 USB 音频输入设备。 我使用(非常便宜的)Behringer UFO-202 (http://www.musictri.be/Categories/Behringer/Computer-Audio/Audio-Interf…) 进行音频录制。 它只有 CD 音质(48KHz,16 位),但声音非常干净,而且非常便宜。

我发现以高采样率数字化几乎没有好处(我知道其他人会强烈反对我的观点),但我会推荐高位深度。 要么以 24 位数字化,要么在数字化音频后转换为 24 位。 这样,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所有舍入误差都将最终出现在结果的低位。 当您将最终结果转换回 16 位时,所有这些错误将被截断并删除。

就我而言,我以 44.1kHz(所以我不需要执行任何采样率转换)和 16 位(我的硬件的限制)进行录制,但我让 audacity 在 32 位浮点模式下工作。 完成编辑后,我将结果导出为 CD 音质 (44.1kHz, 16-bit) AIFF 文件。

我将 AIFF 文件加载到 iTunes 中,我在其中编辑元数据(标题、艺术家、专辑封面等)。 然后,我导出这些 AIFF 文件以进行存档(在数据 DVD 上),以防将来需要未压缩的音频。 我将它们转换为 128Kbps VBR AAC 音频,这是我同步到 iPod 的内容。 如果我决定在稍后的时间需要重新压缩,我拥有我存档的 AIFF 文件,因此我不需要从模拟母带重新数字化。

一套 1997 年的盒装 Red Hat 5(不是“Enterprise 5”)。 我还有一个来自那个时代的 FreeBSD 安装程序,尽管我始终无法正确安装它。

然而,我最古老的 UNIX 安装程序是一张带有 SunOS 4.1.4 的 CD,可以追溯到 1994 年。 它仍然是我用过的最好的 Unix 之一。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