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温哥华
自从 1978 年毕业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以来,我几乎离不开电脑。从 2005 年起,我成为全职 Linux 用户;从 1986 年到 2005 年,我是一名全职 Solaris 和 SunOS 用户;在那之前,我是 UNIX System V 用户。
在技术方面,我的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都在担任顾问,从事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作,特别是空间数据分析。 我在相关编程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使用 C、awk、Java、Python、PostgreSQL、PostGIS,最近还使用 Groovy。我对 Julia 非常感兴趣。 我还构建了一些桌面和 Web 应用程序,主要使用 Java,最近使用 Grails,前端使用大量 JavaScript,并选择 PostgreSQL 作为我的数据库。
除此之外,我花费大量时间撰写提案、技术报告,当然还有在 https://www.opensource.com 上的文章。
撰写评论
感谢您的评论,madtom 1999。关于您提出的关于识别优于 CD 音质的任何内容的观点,我提供此荟萃分析 http://www.aes.org/e-lib/browse.cfm?elib=18296,该分析表明人们可以区分高分辨率音乐(即优于 CD 音质)。
在我看来,关于盲听/双盲测试的问题有点转移重点,原因有四点。首先,测试环境本身不是一个轻松和沉思的环境,可能会降低听众注意到细节中细微差别的能力。其次,许多听众(我将自己也包括在这个群体中)没有花时间真正努力尝试听出这些差异。第三,不能保证双盲测试中提供的音乐实际上表现出其 16/44.1 和(例如)24/96 格式之间任何可能被检测到的差异。最后,第四,不能保证用于测试的设备能够以合理的准确方式呈现给定乐曲的 16/44.1 和 24/96 版本之间的差异(如果存在差异)。
关于 16/44.1 和 24/96 之间潜在的可检测差异,我发现使用 Spek 开源频谱分析仪来查看音乐文件并查看那些高分辨率文件中 18-20kHz 以上的内容很有启发。 随机挑选了两个,The Allman Brothers Live at the Fillmore East 显示在 20kHz 以上有一些泛音,水平非常低;Orchestra Baobab Tribute to Ndiouga Dieng 显示更强的泛音,高达 25kHz 区域,较低的泛音高达 40kHz。有趣的是,后者表明高频泛音在 35 到 42 kHz 之间以看似自然的方式逐渐消失,远低于采样的奈奎斯特频率。 因此,没有“砖墙”滤波,这在某些显然以 44.1 kHz 录制并稍后以 96 kHz 重新发行的音乐中非常明显(Emily Barker and the Red Clay Halo Despite the Snow 就是一个“好”例子)。
再次感谢您提出这一点;我想我将来可能会写一篇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
至于“FLAC 的压缩是否值得”这个问题,至少对我而言,目前是值得的:我的音乐库目前几乎都是 FLAC(只有少数 MP3 是我唯一的选择),我猜大约 75% 是 CD 音质,其余的是 24 位,通常是 88.2 或 96 kHz。目前这需要大约 250GB。这可以很好地放在价格合理的 500GB SSD 上,以及我笔记本电脑上的其他东西,这让我拥有了一个很棒的旅行音乐收藏。它也勉强可以放在我的数字音频播放器中的 256GB MicroHD 卡上......
至于解压缩 FLAC 所需的努力会在数字输出流中引入抖动,我不认为我们可以提出这些先验论点。同样容易声称 WAV 文件所需的额外 I/O 会将抖动引入数字输出流。我们需要对这些假设进行一些非常仔细的测试。
感谢您的评论,Dane。我也喜欢 Clementine,但它没有控制输出的功能,而 Strawberry 弥补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