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我从专有操作系统切换到 Linux 的情况。和许多人一样,我切换操作系统是出于对其他操作系统的失望,而不是直接因为 Linux 的开源模式。在我完成切换之后,我才逐渐对开源产生了热情。
爆发点
那是 2011 年 8 月 18 日。我刚刚完成了我的 HP 笔记本电脑上 Windows 7 的无数次恢复出厂设置。我刚刚安装了当时我正在使用的开源屏幕阅读器 NVDA,以及一些我每天使用的应用程序,例如 Mush-Z MUSHClient。在整个恢复出厂设置的过程中,我都在生气。我一个月前才刚刚恢复过。我到底做了什么让 Windows 这么频繁地崩溃?
几周前,我曾使用 Wubi 工具试用过最新的 Ubuntu Linux。我对 Linux 很感兴趣——我听说它易于访问,但不太了解是否要切换。我开始在网上查找有关 Linux 的信息。我发现了一些帖子,详细介绍了 Linux 的可靠性以及它对故障的抵抗力。这听起来对我来说真的很好。所以,我在 Google 中输入“免费盲人 Linux 发行版”,然后点击回车键。第一个结果是 Vinux,它是 Ubuntu 的一个专门版本,默认情况下启用了屏幕阅读器和盲文,并提供 live 版本,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我下载了它并将其刻录到 DVD 以进行试用。
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体验。我将 DVD 放入笔记本电脑的光驱并重新启动。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屏幕。我等着。“欢迎使用 Orca。” 咦?记住,我过去使用的是 Windows,它无法 live 运行(至少在其官方发行版中不能)。您直接启动到安装程序,并且必须直接从那里安装。如果您恰好是盲人,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这个系统直接启动到了桌面。我能够探索系统,启动程序,使用 Firefox 等等,而且整个过程我都是从 DVD 上运行的。而且它会说话。 我被震撼了。
在五分钟之内,我点击了“Install Vinux 3.2”桌面图标,并运行了安装程序,从我的硬盘驱动器上擦除了 Windows。也许我应该并排安装——在我试验的过程中,我继续破坏了我的 Linux 安装十几次左右——但事后诸葛亮总是我所缺乏的。这太棒了。一个完全可访问的安装程序。我一直听说 Linux 对新手来说相当困难,需要命令行知识才能启动它,但这比安装 Windows 更容易,也更有趣。我认为安装大约花了半个小时。完成后,我得到了一个漂亮的“我完成了”提示,询问我是否要重新启动。我点击了“是”按钮,然后我就开始了。
学习 Linux
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远非如此。我花了一段时间才摒弃大多数 Windows 用户依赖的一些技能,特别是访问网站安装软件和驱动程序。我一直很幸运,没有遇到困扰一些不幸新手的硬件问题,所以我从未见过 Linux 较难的一面。是否每个设备都开箱即用?不,但 95% 的设备在零配置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我绝对无法在 Linux 上工作的唯二两个设备是我从我妈妈的 Mac 上尝试过的 Apple USB 调制解调器和一个 Netgear 无线适配器,它使用某种博通芯片,并将自己标识为系统“供应商特定的 gid 和 pid”。用简单的英语来说,这意味着它告诉系统,“我需要来自公司的特殊驱动程序。” 相反,如果它向系统标识为网络适配器,它可能就可以开箱即用。
我一次又一次地破坏了我的 Linux 安装,通常是通过尝试安装比 Linux 发行版提供的屏幕阅读器 Orca 更新的版本。从那时起,我已经弄清楚如何安全地做到这一点,我现在使用一个发行版,该发行版使安装前沿软件不那么困难。我的建议:如果您使用的是 Ubuntu,那么最好坚持使用它自带的 Orca 版本,或者您可以从个人软件包存档 (PPA) 中获取的版本。您当然可以从源代码构建,但如果 Orca 需要比 Ubuntu 更新的软件包版本,您可能会很快遇到麻烦(并且错误信息没有那么有帮助)。
但我并不担心。
如果 Linux 崩溃了,我只需启动我忠实的 DVD 并重新安装。它易于访问且无痛,而且我不再需要视力正常的人的帮助来安装和维护我自己的系统。
Linux 到开源
在我逐渐熟悉 Linux 之后,我开始听说“开源”这件事。我以前在 Windows 上遇到过开源软件。我开始阅读 自由软件基金会 的观点以及更广泛的 Linux 社区的观点。我个人的观点介于两者之间,并且我最终对开源产生了热情。这就是为什么我致力于使 Linux 成为尽可能易于访问的操作系统,并让尽可能多的人尝试并可能坚持使用 Linux 的原因。
感谢所有使 Linux 成为可能并每天努力保持其运行的人们。我是一位快乐的 Linux 用户。
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