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 1969 年的 ARPANET,已发展成为我们今天所知的互联网。今年 3 月 12 日标志着万维网诞生 25 周年。这一切都始于...
1989 年 3 月,在 CERN 工作的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提交了一份提案,旨在开发一种在互联网上链接和共享信息的全新方式。
(来源: home.web.cern.ch)
这种“链接和共享信息”的新方式触及了许多人所称开源之道的核心,也象征着开源社区的运作和沟通方式。反过来,互联网在许多层面上影响了开源技术的增长和演变。
信息共享
共享在开源生态系统中有很多含义。它可以意味着分享技能、分享知识,以及修改这些流程和信息片段,以创新做事的新方法。互联网帮助消除了生产和合作的障碍,使得在全球范围内公开创作成为可能。
开源
开源一词与互联网直接相关。早在 1998 年 1 月,Netscape 就根据 Netscape 公共许可证发布了互联网浏览器 Navigator 的代码。为了回应 Netscape 的发布,一群来自软件自由运动的人士建议并采用了开源一词。其背后的原则以及这种软件许可方式不断发展,超越了代码本身。
知识经济
我们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大数据和访问权限是企业和个人在专业和个人层面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通过互联网共享信息,正是因为互联网,开放知识基金会和 知识共享等组织得以创立并在全球范围内运作。
沟通和信息共享一直是互联网发展的关键。1993 年,仅有 1% 的通信流量通过双向电信网络传输,到 2000 年增长到 51%,到 2007 年超过 97%。商业、娱乐和社交媒体是推动互联网发展壮大的渠道。近年来,电子商务和云解决方案正在创造新的增长和变革浪潮。而正是像 Linux 和 Apache 这样的开源技术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大约 67% 的 Web 服务器运行在 Linux 上,60% 运行 Apache Web 服务器应用程序。
开放数据和开放访问
互联网使地方政府和科学研究人员等公共组织能够共享他们的数据。为了响应开放数据和对这些数据的开放访问,围绕信息共享制定了标准,因此我们有了开放数据的开放标准。最早的标准之一是 TCP/IP 协议,它是互联网的骨干部分。TCP/IP 作为一种通用的互联网互联协议,使得连接不同的网络方法成为可能,从而创建了互联网(互联网是 internetworking 的缩写)。
互联网的未来
随着互联网继续以新的方式扩展,创新和革命也在不断涌现。任何人都可以为开源项目做贡献。今天,我们看到开放硬件、物联网和创客运动兴起,并改变我们解决问题和塑造世界的方式。
互联网还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获取新创新和想法的途径。互联网协会等组织致力于确保开放的互联网持续发展,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以确保“互联网保持开放、透明并由您定义。”
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