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3 月,我在一篇题为“Open by design”的文章中报道了 Harlan Yu 和 David Robinson 撰写的一篇论文,题为“The New Ambiguity of Open Government“。Anupama Dokeniya 在世界银行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该论文的讨论,题为“Opening Government Data. But Why?” [感谢 en.europa-eu-audience 的 Jacques Raybaut 提供的提示。] 鉴于英国公共账目委员会最近提交的报告,并在 Transparent e-gov 中链接和评论过,这一点也更加相关。
Dokeniya 引用了 Nathaniel Heller 最近的一篇博文,他在文中指出:“我们越是允许‘开放政府’对任何人来说意味着任何事物,这个术语沦为华而不实的空洞言辞的风险就越大”。W3C 列表上也发生了类似的辩论,电子政务和电子治理之间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这种情况。Heller 提出了三个“维度”——信息透明度、公众参与和问责制——所有这三个维度都可能在某些“开放政府”的“实施”中缺失。他还强调,“开放政府”本身是技术中立的。
Dokeniya 的最后一段很重要:“如果政治体制没有建立激励机制,以便在腐败曝光时对官员进行制裁,在绩效不佳或旷工行为被揭露时对服务提供商进行惩罚,或者在系统性治理问题证据出现时采取保障措施或结构性改革,那么透明度政策将收效甚微。” 本质上,高质量的开放数据是变革的潜在催化剂,否则它只是政客、政策和官僚机构的烟幕。
本文最初发表于 www.greatemancipator.com,经许可转载。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