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开源方式的体验可以追溯到我在印度的大学时代。在那段时间里,我对开源到底是什么以及它的真正含义有着非常狭隘的看法。这种看法仅限于“为什么一个人应该免费将自己的作品送给任何人?”这个问题。我对于建立在创造性协作原则之上的开源方法的魅力一无所知。
随着我人生的前进,我获得了在动态团队中工作的机会,这些团队实践了开源的某些方面。这让我对开源的工作方式如何为组织和团队带来积极变化有了一些了解,特别是如果它被贯彻到核心。除了我在公司办公室内部的经验之外,我对知识的渴望也通过建立在开源哲学之上的平台和应用程序得到了满足。我对更多地了解开源、其精彩的应用以及其强大的积极影响的好奇心将我带到了 opensource.com。当我开始阅读开源正在改变几乎所有它所触及的事物(从商业到政府到教育和生活)的地貌的各种形式时,我被我在大学时代的一次学习经历所震撼。这次学习经历非常丰富,是我第一次接触开源哲学。
那是在校大学生即将进入倒数第二个学期的时候,他们会渴望找到一份薪水丰厚的好工作。选拔过程通常包括笔试和面试。一些组织还在笔试和面试之间设置了小组讨论环节。当时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发起了一个小组讨论会,让有抱负的年轻人有机会在观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想法,并从其他学生的想法中学习。讨论室里涌现的想法非常精彩。这不仅是一项提高学生口语技能和增强自信心的协作努力,也是一个分享和提升知识的平台。
这些辩论和讨论会议是基于开源的基本原则——参与自由、分享、为了共同利益的开放交流以及社区意识。这些原则在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共鸣,从会议的规划到形式和讨论的模式,再到讨论本身。任何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自由加入这些会议,并与其他参与者共同成长。如果这些会议被用来赚钱,参与者的人数肯定会减半,从而失去整个目的。毕竟,一个好的想法可能来自任何角落。
这是我对精彩的开源世界的第一次瞥见。在我人生的这个阶段,我已经形成了一个结论性的观点,即任何建立在开源基础上的事物都将体现自然和基本原则,即参与自由和知识权利。这些是那些精彩的会议所建立的一些原则。
4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