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开源已经扩展到技术的各个方面——从软件到硬件;从小型颠覆性初创公司到大型、枯燥的企业;从开放标准到开放专利。
随着运动的发展,它们会达到引爆点——将模型推向新方向的阶段。以下是我认为目前开源领域正在达到引爆点的三件事。
向非编码人员开放
顾名思义,开源模式主要关注源代码。表面上看,这可能是因为开源社区通常由开发人员组成,他们致力于源代码,并且开源项目中使用的工具,例如源代码控制系统、问题跟踪器、邮件列表名称、聊天频道名称等,都假设开发人员是宇宙的中心。
这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为它阻止了有创意的人、设计师、文档编写者、活动组织者、社区经理、律师、会计师和许多其他人参与开源社区。我们需要并希望非代码贡献者,但我们没有流程和工具来纳入他们,没有衡量他们价值的方法,也没有让他们的同行、社区或雇主奖励他们努力的方式。结果,几十年来,这一直是双输的局面。我们可以从开源项目中所有丑陋的网站、业余的标志、写得不好且格式不正确的文档、杂乱无章的活动等等中看到其影响。
好消息是,我们正在收到变革即将到来的信号
- Linus Torvalds 为他的“不良行为”道歉。虽然这并非专门针对非编码人员,但它象征着使开源成为对技术水平较低的贡献者友好的场所。
- 云原生计算基金会 (CNCF) 推出了非代码贡献者指南。除了展示人们可以为开源项目做出贡献的多种方式外,它还为非代码贡献设定了基线,其他开源项目和基金会最终将效仿。
- Apache 软件基金会 (ASF) 也在朝着相同的方向努力。我们一直在进行长时间的讨论,我们将很快有一些具体的成果(请注意,这是“ASF 很快”)。
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对于非编码人员和其他开源新手来说是个好消息:被公认为成熟开源项目一部分的最简单方法之一是进行非编码活动。如今,凭借复杂的软件堆栈和激烈的竞争,作为提交者进入项目的门槛相当高。执行非编码活动不太受欢迎,它为进入开源社区打开了一条快速后门。

宏观收购
开源可能起源于黑客社区,作为一种满足开发人员个人需求的方式,但今天它已成为创新发生的地方。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也在转向这种模式,以继续主导其市场。
以下是企业对参与开源如此感兴趣的一些充分理由
- 它通过贡献成倍增加了公司的投资。
- 他们可以从最新的技术进步中受益,并避免重复造轮子。
- 它有助于传播其软件的知识并促进更广泛的采用。
- 它增加了开发人员基础和招聘人才库。
- 内部开发人员的技能通过向该领域的顶级编码人员学习而提高。
- 它建立公司的声誉——开发人员希望为他们可以引以为豪的组织工作。
- 它有助于招聘和留住人才——开发人员希望从事影响大量人群的激动人心的项目。
- 通过开源网络效应,新的公司和项目可以更快地启动。
许多企业试图通过收购开源公司来缩短流程——这导致了更多的开源采用。建立一家开源公司需要多年的公开努力。聘请愿意公开工作的优秀开发人员,围绕项目建立社区,以及创建成功的商业模式都需要精心的努力。设法做到这一点的公司对于投资和收购非常有吸引力,因为它们可以作为催化剂,将收购方大规模地转变为开源公司。被收购的成功的开源公司的数量似乎每天都在增加,而且这种趋势只会越来越强。
开源软件的微额资助
除了通过收购开源公司进行宏观投资外,去中心化的自给自足的开源项目微额资助也有所增加。
在一端,有一些开源项目主要由内驱型开发人员维护。在另一端,大型公司正在聘请开发人员从事由公司路线图和战略驱动的开源项目。这留下大量开源项目,这些项目对于偶然的贡献者来说不够令人兴奋,也不在企业公司的雷达范围内。
近年来,通过漏洞赏金、小额支付、定期捐款、一次性捐款、订阅等方式资助和维持这些开源项目的平台有所增加。这些开源资助平台允许个人通过直接向维护者付款,将开源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使人们能够通过价值转移而不是代码贡献来为开源模式做出贡献。
开源贡献有三个基本渠道
- 爱好者贡献开源项目是出于内在动机,而不是金钱价值。
- 具有开源商业模式(开放核心、SaaS、支持、服务等)的公司通过定期、计划和集中的补贴直接将开源项目货币化。
- 独立的开源用户通过OSS 资助平台提供不定期、微额、分散的补贴。
虽然爱好者和黑客启动了开源运动,但它已转变为企业盈利模式。拥有一个维持剩余开源项目的模型是值得欢迎的。
4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