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写Learn Linux in a Month of Lunches这本书,这本书旨在向非技术用户介绍桌面 Linux。本文详细介绍了我用来创作这本书的工具,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工具仅仅是工具。它们实际上不会为你做任何工作或计划。然而,合适的工具可以使工作轻松很多。这些工具对我来说是合适的。
用于写作的开源工具
Brackets 和 Asciidoc
我使用 Brackets 编辑器,用 Asciidoc 写完了整本书。我之前写过关于这个过程的文章,因为 Asciidoc 非常棒。它是一种简单的标记语言,与 Markdown 类似,可以轻松转换为 PDF 格式(通过 a2x)。我几乎没有花时间格式化我的手稿。我只专注于文字。Brackets 有一个很棒的扩展程序,可以为我渲染 Asciidoc,所以我可以确保一切看起来都正常。这是一种很棒的工作方式,基本上就是纯粹的写作,没有格式化。
GIMP
说到屏幕截图,我使用 GIMP 处理了所有事情。虽然 GIMP 的界面并没有变得更容易使用,但它变化不大,所以我有很多年的时间来学习它。我还使用 LibreOffice Draw 制作了一些图表,但 GIMP 确实是我的主力图形程序。
Git
我尝试使用 Git 多年,但一直没有真正掌握。我认为部分原因是我没有一个真正需要它的好项目。幸运的是,当我开始使用 Asciidoc 写作时,这意味着我必须使用出版商的私有 Git 仓库来提交章节。这形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工作流程。不必将文档上传到某个地方,然后下载下来查看评论,Git 为我处理了一切。评论被插入到文本中,使用 Asciidoc 的评论语法。我们没有进行任何花哨的分支或派生,我对此感到满意。
Xubuntu 12.04
我使用 Xubuntu 12.04。它稳定可靠,并且满足了我所需的一切。它已经四年多历史了,但它拥有我需要的所有软件和功能。LTS Ubuntu 版本的优点在于,你可以使用它们多年,甚至没有意识到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
我使用的其他工具
Dropbox
我知道。我知道。它是闭源和专有的。但它非常好用!我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我的文件,这在我不使用常用电脑时很有用。当我需要 Windows 屏幕截图时,它也很方便。
Skype
这不是我的选择。我的出版商是虚拟的,所以那里工作的每个人都使用 Skype 与彼此和作者交谈。我在 Linux 上使用 Skype 没有任何问题,尽管 Windows 端偶尔会出现小问题,这让我觉得有点好笑。当我开始写这本书时,我不是 Skype 用户,现在也不是,但它一直运行稳定,这就是我所能要求的。我很幸运,因为 Skype 在 Linux 上的未来看起来不太乐观。
VirtualBox
VirtualBox 继续让我感到惊叹。它让我在几分钟内启动不同的发行版和桌面环境,而无需额外的硬件,尽管我最终确实需要购买一个备用硬盘。我在书中推荐它作为运行 Linux 的简便方法,它在获取屏幕截图方面对我来说非常有用。
电子邮件
提到电子邮件我觉得有点傻,因为每个人都用电子邮件做所有事情,但电子邮件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和我的编辑经常通过 Skype 交谈,但我们也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了大量的计划和组织工作。我知道电子邮件不是很酷,并且有很多试图摆脱它的努力,但它在很多方面确实很方便。对不起,Slack!
Remember the Milk
我最近写了一篇给 Remember the Milk 的长篇情书。写书时有很多环节,从写作到营销,到编辑,到研究。Remember the Milk 让我可以规划出需要做什么以及何时做。它还使我的工作和个人生活井井有条。
纸
这不是应用程序或工具。我只是觉得打印东西很有帮助。我的编辑建议在编辑时打印,这样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看到文本。我也有 Asciidoc 文档的硬拷贝。纸很好!
便利贴
我从一个会议上得到了一大包便利贴,并在开始写这本书时找到了它们。我使用小的 3/8 X 1 7/8 英寸的便利贴给自己写简短的笔记。我每个便利贴上只能写一两句话,所以它们很集中但又易于处理。现在,当我使用普通尺寸的便利贴时,我觉得我有很多空间。
钢笔
我不喜欢神化办公用品,但在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最终买了一支 Lamy Safari 钢笔,我真的很享受用它写作的过程。后来,我又增加了一支 Pilot Metropolitan 钢笔。它们是便宜的钢笔,手感很好,使像记笔记这样的平凡的事情也感觉非常奢华。现在,当我使用圆珠笔时,我觉得自己很潦草。我再怎么推荐钢笔也不为过。一个有趣的注意事项是,这个列表中有很多模拟的东西。技术很棒,但有些经典工具——比如笔和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有原因的。与此同时,我很感激自己生活在 Asciidoc 的时代!如果从写这本书中要吸取一个教训,那就是你需要找到个人在高科技和低科技之间的平衡。这值得花时间去思考。
6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