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行英雄播客 回归了,本季它涵盖了运行我上季涵盖的所有编程语言的机器。正如播客工作人员所说
“本季,我们将关注理想主义团队聚集在一起构建有远见的机器时会发生什么。这些机器是用信仰的飞跃和大量艰苦的、常常是不为人知的工作在地下室和令人窒息的隔间中制造出来的。这些机器将团队聚集在一起,并在我们只能梦想的方式中改变了我们的社会。”
第一集着眼于非小说类书籍(和工程经典)新机器的灵魂,以审视计算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它涵盖了从大型、笨重的大型机到小型计算机的中间步骤的过渡,这将最终引导我们走向我们仍在经历的个人电脑革命。
小型计算机的兴起
在通往现代机器的道路上,最重要的机器之一,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小型计算机。
它是从大型机到个人电脑(又名微型计算机)演变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在将推动个人电脑革命的软件(主要是操作系统)的开发中也极其重要。PDP-7 和 PDP-11(UNIX 在其上开发)是小型计算机的例子。新机器的灵魂核心的机器也是如此。
本集将我们带回到计算史上的重要时期,并探索这种被遗忘的机器——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
从 1963 年到 1977 年,小型计算机是来自计算巨头 DEC (PDP) 和竞争对手新兴企业 Data General (Nova, Eclipse) 的 12 到 16 位机器。但在 1977 年 10 月,DEC 推出了 VAX 11/780,这是一款由晶体管-晶体管逻辑构建的 32 位 CPU,具有 5 兆赫兹的周期时间和 2 兆字节的内存。VAX 使 DEC 跃居世界第二大计算机公司。
从 12 位 CPU 到 32 位 CPU 的飞跃是从 4,096 字节数据到 4,294,967,296 字节数据的飞跃。这种增长极大地增加了软件执行复杂任务的潜力,同时大大缩小了计算机的尺寸。借助 32 位 CPU,VAX 的性能几乎与 IBM/360 大型机相当,但体积更小,价格也便宜得多。
本集深入探讨了 Data General 内部团队竞相拥有最具市场价值的小型计算机,同时克服公司政治和强势个性的戏剧性场面。
重温新机器的灵魂
新机器的灵魂由特雷西·基德于 1981 年撰写,记录了现已不复存在的科技公司 Data General 的一小群工程师,他们试图与内部竞争对手小组竞争,并将 32 位小型计算机创建为一个名为“Eagle”的秘密项目。对于可以接受剧透的人来说,这款计算机最终被称为 Eclipse MV/8000。
今年早些时候,Docker、Go 和 Kubernetes 的名人 Jessie Frazelle 和 Bryan Cantrill(以 DTrace、Joyent 和许多其他技术而闻名)公开撰写了关于阅读非小说类经典作品的文章。正如所写的那样,坎特里尔向弗拉泽尔提到了这本书,弗拉泽尔阅读了这本书,然后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博客文章关于这本书。正如弗拉泽尔所说
“就我个人而言,我将计算机的黄金时代回顾为人们在车库里制造第一台个人电脑的时代。那个时代有一种奇思妙想,充满了辛勤工作和对用非常小的团队构建疯狂事物的热情。在当今时代,在大型公司中,大多数工程师从事的工作都是机器、网站或应用程序的微小方面。有时他们甚至不知道更大的目标或愿景,而只知道自己的小世界。
在书中,一个小团队构建了一整台机器……该团队的动力不是权力或贪婪,而是成就感和自我实现。他们将自己的一部分投入到机器中,因此,制造出了一台有灵魂的机器……该团队由具有最高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程序员以及新程序员组成。”
受到弗拉泽尔反应的启发,坎特里尔重新阅读了它,并写了一篇关于它的博客文章,并写下了这段优美的笔记
“……新机器的灵魂提醒我们,我们构建的灵魂首先是共享的——我们不是独自努力,而是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
弗拉泽尔和坎特里尔对本书的阅读和博客引发了一波人潮探索和谈论这篇文章。虽然它仍然在我的书单上,但这种通过书评进行的对话是 CLH 第 4 季的核心,因为它探索了整台机器。
为什么小型计算机走上了尼安德特人的道路?
众所周知,小型计算机在今天的技术市场上并不受欢迎。小型计算机最终成为分时技术的理想选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们在不知不觉中注定了自己的命运。互联网最初是 ARPANET,基本上是一种新型的分时技术。它们非常擅长分时,以至于在某个时候,DEC PDP 11 占 ARPANET 节点总数的 30% 以上。小型计算机正在为自己的衰落提供动力。*
小型计算机为更小的计算机以及越来越多的人访问这些功能强大、改变社会的机器铺平了道路。但我有点超前了。继续收听命令行英雄的新一季,继续了解计算历史中机器的故事。
您的小型计算机故事是什么?我很乐意在评论中阅读它们。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导致了这个时代的结束。小型计算机在市场低端与微型计算机的兴起作斗争,而 Unix 系统继续向中端市场推进。互联网的兴起也许是它的最后一击。)
评论已关闭。